国民军在连云港打了大胜仗,徐州城的定边军却面临一个严峻的局面。
朱志投降,蚌埠城破,孙思源战死的消息终于传到徐州。一开始还以为是元人的诡计,等固镇那边传回确定的消息,徐州城的守军终于慌了。
不管孙思源的防守方式是如何的错漏百出,导致定边军防线溃败,但四处溃败的主要原因出在定边军军卒和将领身上,要不然也不会有新军的涡阳大胜和死守宿州。
在世人看来,孙思源是军阀,是每年花费朝廷大量军饷的大将军。但在定边军上下看来,尤其是徐州城内的军卒和居民看来,孙思源就是他们的天,可以帮他们遮风挡雨。
确认消息后,徐州城的氛围十分古怪。悲痛,悲痛自己的大将军战死了。迷茫,定边军败了,迷茫今后该何去何从。义愤,义愤害死大将军的是自己人。无奈,无奈似乎没有报仇的能力。
在这样古怪的氛围中,定边军上下似乎也无心战事,也离敏感的发现了其中的变化,于二十二日开始对徐州城发动了猛攻。这段时间以来,也离的部队除了四处抢掠财物外,还制造了不少攻城器械。徐州在一番猛攻下,变得岌岌可危,好在徐州城中还有肖平率领的五千新军。
除了肖平外,徐州城中还有一个大将不容忽视,就是定边军的副帅高耀太。他早年就跟随着孙思源身边,从一个小卒逐渐升为定边军的副帅。要不是他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孙思源又要坐镇徐州,这才给了崔顺奇驻防安徽,拉拢大量军将的机会,阜阳的防守就不用交给崔顺奇。
高耀太在徐州待着,也是孙思源放心把徐州交给肖平的原因之一。得知孙思源战死,高耀太来不及悲伤,又得知城中军心不稳,元军趁势发动进攻,不得不带病上岗,安抚军心。
在高耀太的安抚下,又有新军为榜样,定边军屡屡打退也离的进攻。但是,随着战事的推进,不论是高耀太,还是肖平等将领,都敏感的发现,元军的攻势一直很凶猛,城中守军却没有越打越强,反倒表现出疲态。
其实,这也很正常。定边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又受到崔顺奇、朱志等投降的影响,再加上孙思源战死之事的打击,之前的英勇抗击可以说是哀兵的一种“回光返照”,而非真的提升了战力。
好在,元军进攻了两天时间,许是发现了定边军的不对劲,就下令停止,元军大营开始忙忙碌碌的准备过年。
二十五日,固镇。
苏圣平放下手中的战报,对孔亮道:“让周大新、华鑫、黄破虏来一下。”很快,三人就来到苏圣平的居所。
苏圣平递给他们两份战报,道:“这两份战报,一份是陈参谋长传来的苏北战报,一份是李芳传回的南北元军动态。”苏北的战报和各地信息只会直接送给苏圣平,周大新他们这些将领还未看到。
周大新先接过战报看了起来,边看边笑着说道:“陆冰打的不错,七师的军士也能适应苏北的严寒,这一仗胜的精彩。”接着眉头一皱,显然是看到了陈继平附着的徐州战况简报,把战报递给华鑫,华鑫则是把李芳的情报递给他。三人都看过后,一时陷入沉默。
苏圣平喝了几口茶,道:“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周大新先开口道:“蚌埠被破的恶果充分显现,迭哥攻占合肥后,又兵分两路攻占巢湖和芜湖。他们不急于消化占据的巢湖和芜湖,却有向北运动的趋势,北边仆力持斤也在收缩兵力,再有蚌埠方向的脱脱,已经对固镇形成三面合围之势。恐怕,元军不想让我们过个好年啊!”周大新刚刚夸奖了陆冰,这会绝口不提苏北的战事,只关注安徽的战局,这才是六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华鑫附和道:“周师长所言极是,从这三个方向行军至固镇,若是只出动骑军的话,最远的三天就能到达固镇,若是给我们来一个突然袭击,三面对敌,我们压力也很大。”
前面几仗倒是让黄破虏打出了信心,道:“我看元军也不过如此,他们三面而来,我们何不趁机逐个击破?”
黄破虏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元军的行动瞒不过他们,这就给了国民军操作的空间,布置得当的话,还是有可能各个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