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是国家有补助,不用家里掏钱。
安置房选房大会那天,中考成绩出来了。
我超了市一中分数线30分。
爸妈让弟弟逃了一天学,带他去了选房大会。
我拿着成绩单站在人群后,焦急地等着他们出来。
弟弟嗦着冰棒,兴奋地炫耀:「姐,房子是我选的,妈妈还给我发了个大红包!」
弟弟有自己的手机,是爸爸淘汰下来的一部华为手机。
见妈妈心情不错,我兴奋地喊道:「妈,我过了市一中分数线!」
妈妈脸色瞬间僵了僵,语气低沉:「你过线有什么用,咱家又不是一中片区,借读费谁出?」
「老老实实地上个中专技校,还好找工作。」
剩下的话,直直地堵在我喉咙里,再也说不出。
从小学到初中,爸妈一直没关心过我的学习,也没有报过补习班。
总说我不用花补习的钱,就能得奖状。
其实,不是的。
是他们根本没想我能有多高的出路。
成绩出来,就要尽快报名。
等了两天,爸妈谁也没提报名的事。
第三天,我堵住妈妈出摊的小车,直截了当地提了我要报市一中。
妈妈脸拉得很长,「你学习又不拔尖,非去市一中凑什么数?」
「我那天说的话你忘了?好几万的借读费,你当我们钱是大风刮来的?」
我要报名市一中的事被爸爸知道了。
饭桌上,爸爸罕见地发了火,咒骂我觊觎拆迁安置费,让我有多远滚多远。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五天后。
不怎么联系的二叔,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
二叔在市一中当老师,他也是父辈里唯一一位大学生。
妈妈嫁过来后,婆媳关系不好,和二叔,姑姑们也不亲。
尤其拆迁后,妈妈更是经常嘀咕:「知道咱家拆迁了,他们背地里不定多眼红呢?能别联系就别联系。」
就这样,使得他们和亲戚们的来往就更少了。
二叔在电话里说,他在市一中公示栏里看到了我的分数,不仅可以直升尖子班,还不用交借读费。
我大喜过望,期盼地看向妈妈,她不用再为借读费发愁。
妈妈不以为然:「怎么不帮忙说说把学费和书费也给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