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李长辞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过从字面上的意思,他也能猜到一点点。
范知县见其还不知,笑道:“辞安啊,你常在衙门走动,少有和学子墨客打交道,不知道也算正常。”
“是这样的,在我们大齐,每当名作出世流传民间后,京都一些书院就会派专人前往寻找作者,将其诗词文章以官方的名义记录在案,以便后世查阅。”
“这其中,记录的不光是诗词本身,还有作者当时的心境,诗词出世的地点,甚至包括作者本人一些信息,当然,这要征求作者的同意。”
“现如今在京都,朝廷指定能收录诗词的书院只有青山书院和圣言书院两家,不过一般一首作品只能被一个书院收录,辞安啊,凭你这首诗,我估计这两个书院不日就会派人清河县找你收录,你这段时间可以想想希望收录进哪一家。”
范知县侃侃而谈,眼中闪过阵阵羡慕之色。
他也是读书人。
在大齐,没有哪个读书人不想自己的作品被书院收录。
“若是被收录,可有什么好处?”李长辞道。
“好处?”范知县一下被问懵了。
这还用得着想,被书院收录就意味着名留青史。
哪个文人能抵挡住这诱惑?
不过他转念一想,哦,这小子好像只是个捕快。
唉。。。。。
暴殄天物也!
“要说什么实际的好处。。。。。。那也没有,不过至少以后很多人会认识你了。”
范知县此刻的心突然很痛。
如若这首诗是他作的,说不定连皇上都会记住他。
去京都上任不说铁板钉钉,但也是机会大增啊。。。。。。
李长辞认真想了想道:“大人,收录这些诗集对这两个书院重要吗?”
“当然,青山书院和圣言书院传承数百年,文章诗词虽收录的不在少数,但最近些年却鲜有值得收录的佳作,若是哪一方率先再次收录,定可在短时间内压对方一头。”
“再说了,这些收录的经典都是我大齐文化的底蕴,谁收录的多,自然就更能代表我大齐的万万学子。”
范知县盯着什么都不懂的李长辞,耐心的解释。
“哦,我明白了。”
李长辞听到这话,心里有了主意。
这意思是两边大概率会来抢诗,而且是头破血流的那种。
既然这样的话,他自然是看哪边诚意足才让哪边收录。
如果那边肯多送点银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