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背还不行,听世子爷朱雄英说,以后朝廷发福利要考,不会背的没有。
卫所文书官那里耕牛发了,种子发了,铁犁也发了,现在发盐,谁知道以后发什么?
万一将来发女人,你说因为不认识三字经,到时候亏不亏?
这种刺激性硬消费,朱雄英一直在做。
比如上午发个指甲刀,下午发个剪刀,又或者明天准备一个碗。
反正大力出奇迹,只要有煤,无物不可烧。
打造广州出海口,不是说说而已。
邓俞和汤和不知道,光急着赶路了,方孝孺那是门清,一路上所见所闻早就颠覆了认知。
这个广州府布政司不好当。
朱雄英给方孝孺布置三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找种田经验丰富的老农,种植能手成立农业学校,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下放乡里。
方孝孺想想都头大,这事不是自己在做,朱皇帝也在做,拿来直接用就可以。
况且朱元璋对所有的科技管理的非常严格。
就说天文学,夜观星象。
洪武4年,成立钦天监,搜尽天下关于天文学书,搜罗天下天文学人才,全部塞进钦天监。
钦天监子承父业,禁止后代去其他部门为官。
这就是垄断。
农学书籍没有管理,但是搞农业的专家都在朝廷。
自己想出一版农学书,那是要向朝廷报备的。
即使朱雄英弄的启蒙读物,里面的内容,也是不敢超出这个时代的。
一群专家在朝廷,朝廷是什么?
大染缸。
他们经营的不是水稻,是人情世故,研究的是人类交互关系。
朱雄英想搞,自己虽然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可是自己也不会种地。
要不怎么会有袁老?
朱雄英也想要,但是像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前五千年不会有,后五千年也不会再有了。
朱雄英翻白眼:“方孝孺,你种过地吗?”
方孝孺摇摇头,自己光读书了,哪里种过地?见过种地算不?
朱雄英让熊大把广州府后花园给清理出一亩地,让方孝孺种地,这是方孝孺干的第二件事。
第三个任务就是养殖,用种的一亩地养十只鸡,十只鸭,养一头猪,不能饿死,不能用自己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