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和朱元璋想的不一样,朱标其实并不看好医院挣钱这个事,医生本是救死扶伤,和钱扯上关系,性子变恶,到时候会不会百姓都看不起病。
在和朱雄英信件交流中,朱雄英说服了朱标,一件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几个条件,人,资源和受众。
百姓除了天灾人祸,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之理?能活60算高寿,主要是农活繁重,医疗条件跟不上。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看的起病?
问医者无数,又有多少人能找到名医?
对于医者来说,解决他们温饱他们才能去做大量尝试,还需要病人去实现他们的研究。
没有受众,又何谈发展医学。
中医自有中医的好处。
解决医疗这个问题对于中医来说,简单的多。
医士开药方,笔迹清晰,一看就知道什么药,多大量,这是规定。
百姓呢?有地。
条件允许的话,田间地头,前后小院,种点草药,小病自己看,根本就花不着钱。
剩下的不用说,朱标就懂了,医院挣的是有钱人的钱,百姓才有几个子?
收费高了,自己种草药,去医院开方,医院又不收费。
这不就是免费医疗吗?
大病?呵呵?即使现在的百姓有的选吗?
没钱一样看不起病。
朱标想让朱橚担任金陵学府校长,并不想这座学府能多赚钱,而是去做研究,更多的便宜药方,治疗更多的疾病。
这个人非朱橚莫属,身为皇帝的儿子,荣华富贵,稀奇宝物见的多了,天下间能让他动心的几乎没有。
要说朱橚不懂政治?那只是朱元璋自以为是,没有人比自己了解自己的亲弟弟,让朱标最放心的就是朱樉。
对于朱橚来说,对于医学的喜爱,已经超越了对权力的喜爱。
深知百姓疾苦,对医学以外的东西不屑一顾。
朱元璋二十多个孩子,都是朱标看着长大的,他们什么样子,朱标用脚指头想也知道。
老二秦王朱樉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只是脾气太爆,朱元璋死了,朱标都想好了,重用朱樉,北方有朱樉坐镇,北方可安。
老三晋王朱棡,老朱家第一美男子,见人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