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乡人用石头大坝拦住了它们的退路。
海水一边唱着撒由那拉,一边从石头缝中溜走。
可怜的生物们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海水退去。
吃饱喝足的它们就会变成外乡人的美餐。
既来之,休走之。
这就是陈浪的想法。
命名为有来无回,很形象。
其实陈浪不知道的是,这种方法是有正经名称的。
在我国,这种捕鱼方法被叫做围堰捕鱼法。
在过去的某段时间,作为保护性捕捞的代表方法之一。
围堰捕鱼法在我国沿海地区风靡一时。
可惜,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渔获量的减少。
这种费时费力的方法也渐渐消失。
扯远了。
同时,陈浪考虑到海浪的冲击力。
陈浪还贴心的为自己的石头大坝加了缓冲。
众所周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当然,这里用不到这個概念,可以划掉。
总之,海浪拍在倾斜的长条石头上,会卸掉部分冲击力。
陷阱做好了。
陈浪看着自己的陷阱,露出了满意的笑。
圈套已设,埋伏已成。
怎么让鱼进来呢?
陈浪对此也有窍门。
他看向岸边,那里放着两片大树叶,树叶上有两堆东西。
小小的一堆是昨天那条鱼的内脏,腮和鱼骨。
另一大堆,是陈浪早上的排泄物。
这两堆东西作为诱饵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陈浪说干就干。
他将两堆东西均匀的布置在陷阱的每个地方。
陈浪闭着气,暗暗发誓:坚决不吃鱼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