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玉:同样的行为,却不一样的结果,上哪儿说理去。
饭桌上,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着家常。
“镇子里的饭馆想请你爹掌勺。”
“我爹没答应吧。”
“你爹跟人家说他最近身子骨有点虚,问你大哥去行不行。”
“人家答应了?”
“那东家让你大哥做了几个菜,就同意了,还把你二哥也搭出去了。”
“我二哥去饭馆能干啥,顶多做跑堂的。”
“我爹就是跑堂的。”燕姐儿咽下去嘴里的饭,开口告诉姑姑。
“娘,亮哥儿和玲姐儿咋没和你们回来。”
“你大哥和二哥他们都去上工了,家里就剩下你大嫂一个人也不行。”
“亮哥儿他们那么小能干啥?”
“比狗中用了,家里来个人都知道招呼客人。”
“是嘛。”
“就这一场鞑子突袭,好多孩子都被迫长大了。”
“这也算经历了战乱。”
“咱们也算经历了战场厮杀。”
“还好,咱们认识的人都没有伤亡,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也不知道秋收的时候,那些该死的鞑子会不会再来。”周二郎想到春天的时候庄稼已经被耽误了,秋收的时候再祸祸一回,那是真的不想让人活了。
“来了咱们也不怕,大不了咱们就和他们干。”
周二郎见过老丈人的凶猛,也很赞成老丈人对待鞑子的方式。
脆翁婿俩又借着酒劲儿,开始说起来他们打配合时候有哪些不足。
梁氏听的也来了兴趣,也跟着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金良玉插不上话,就挨个儿的给夹菜。
大宝不高兴了,“嗷嗷”就是两嗓子,他就是提醒大家不能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