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百姓不可不救,却也不能放他离开,此人常年在我汉地经营,通晓大汉事体,若有一日重掌南匈奴大权,必然为我大汉心腹大患。”
郭嘉立刻补充道。
“奉孝的意思是断其粮道,围城不攻?但匈奴人有食人之恶习,若他们以城中百姓为食,如何是好?”
司马懿看向郭嘉说道。
“哎,进,则取不顾百姓之名,退,则取纵容贼寇之名,这于夫罗当真好计策!”
刘辩叹了一声,万万没想到于夫罗反而利用了刘辩提出的抗匈奴的大义。
这是一道铁路难题,为将者救多救少,都会为人诟病的。
“回信于夫罗,朕允许他撤出雕阴城,但条件是必须先送回城中汉民。”
刘辩咬了咬牙,闭目说道。
司马懿和郭嘉也知道其中决断的艰难,立刻应了下来开始回信。
次日一早。
居于城中的于夫罗便收到了刘辩的信。
他看着信中刘辩同意他后撤,立刻大喜过望,准备率军离城,但部队刚一清点,他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不好!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于夫罗想到昨日派去探查甘泉,还令部下若遇汉军,先胁迫汉人冲锋的事情。
此刻于夫罗跪在地上,顶礼膜拜头上的天空,祈祷着甘泉没有汉军的驻守。
“单于!我回来了!”
昨日那位将领的声音如同闪电一般,让于夫罗听了浑身颤抖。
“怎么样?”
于夫罗抓着那将领问道。
“启禀单于,好在单于命我带领汉人同去,不然咱们这三千人马就要折在甘泉了,单于不知,那甘泉道,有一万汉军铁骑啊!”
那将领咽了口唾沫缓缓说道,显然一路赶来,口干舌燥。
“带去的…汉…汉人,死了多少?”
于夫罗颤抖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