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是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共苦就能实现的。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一个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观念转变的漫长过程,是一个传统农耕思维向时代发展思维改变的痛苦过程。
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多年来,这一代中的绝大多数人,在三大实践活动中,增长了见识、练就了本领、认识了社会、学会了思考。
在从农民乡亲们那儿学到了勤劳、纯朴、智慧、韧性和忍性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不甘落后、不甘沉沦、奋发进取的人生信念。
更重要的是,培养起了体察国情、民情,关切民族命运,期盼华国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以及对华国政治变迁的特殊感受。
曾经在华国大地上所发生一切,并没有使这些人因此而淡薄政治,而是以一种更深沉的目光去观察华国的政治……”
……
“刘岩,你想过没有?
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每一位上山下乡知青的能动性,为今后华国新农村的建设发挥作用,这将会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
如果国家在各方面的政策和条件能跟得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缩小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别,实现华国农村的繁荣,并不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儿。”
“裴书记,我认为,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太难。
但要实现您所说的那个目标,乡村道路交通、教育事业、医疗水平这三者是关键,否则很难吸引人才,更留不住人才。
如果没有人才,我们国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就没有后劲和动力。
我在源平之所以要从竹器厂开始,不仅仅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打造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用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交通、教育、医疗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地产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批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地人才。
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坚持伟人所说的自力更生的方针,绝对不能依靠着向国家和政府伸手要人、要钱、要物。”
“这个想法和思路是对的,你对这次下乡调研有没有明确的思路?”
“有!我的初步思路就是首先寻找、发现和挖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
思考、分析、找出如何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办法。
如果可行的话,我建议将来立项的时候,从源平村抽调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参与到其它生产大队脱贫项目实施和落地的过程中,以此带动和培养当地的人才。
就像我们在源平竹器厂项目实施过程所采用的方法一样,借助每一个项目,带动和培养出当地生产队的人才,这才是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这个想法很好!今天午饭后,我们就从距离源平最近的明阳生产队开始!”
……
【作者题外话】:《1002889+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一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官场作品不同的思维和眼界,以亲身经历的事实,带你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正能量的另一面,以及一代人的胸怀和格局……
希望能继续得到各位读者朋友以各种方式给予批评、指点、鼓励和支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