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每个交战方都有些承受不住战争的消耗。
哪怕是家大业大的齐国和楚国也有些扛不住数年战争的消耗。
尤其是齐国,北方与乾国打了好几场,还有一次叛乱,虽然被镇压下来,但也消耗了北方二十年的积累。
南方的田氏叛乱有楚国的支持,坚持了三年多还没有被平定,就像一道大伤口源源不断的给齐国放血!
楚国看似情况最好,内部没有叛乱,也没有和其他强大的国家正面交战。
但楚国的消耗也很大,内部没有叛乱,可楚王却想先征服南方的南蛮,南蛮不是楚国的对手,但他们可以钻进深山中。
楚国想要击退他们不难,可想要征服他们就难了!
蛮族往十万大山一钻,楚国十万大军只能分散进山,拉网清剿他们。
效率十分低下,还要时刻防备蛮族从其他地方冲出来,偷袭山外的村镇城池,伏击后勤兵马……
北方,楚国还支持齐国的田氏叛乱,和顺国对峙,攻打其他小国。
调动的兵力和资源一点不比齐国和乾、顺三国少。
没准儿比三个国家消耗的资源还要多!
楚国见乾、顺两国停战,担心顺国会转过头来针对楚国,所以加强了楚、顺两国边境的兵力,但没有继续挑衅顺国边军。
双方都保持了克制。
楚国人心里认定顺国已经没有实力和他们在南方对峙,可万一呢?
他们谨慎的安排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要知道顺国的大王是为新登基不久的新王,新王最容易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发起一场不那么合理的战争。
不然顺国也不会主动挑衅乾国,开启这场对顺国没有任何好处的战争。
即使打赢了都没有多少好处,何况顺国还打输了!
这一仗甚至可能会成为顺国灭亡的前兆。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刺激顺国了,万一那位顺国新王脑子发热,再和楚国打一场,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乾国和齐国。
齐国虽然内部一团乱麻,但如果知道能在顺国这里占到便宜,就算饿着肚子他们也会扑上来!
楚国停下来,整个九州南方就安定下来。
……
杨远在全心处理大乾政事的同时也没忘记关注九州的其他战场。
他发现其他国家也停战之后,心情有点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