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功臣老十四的密报,秦帝眼前瞬间一亮,难掩喜悦的吩咐道:
“快呈上来!”
大内总管从骑兵手中小心翼翼接过密报,小跑着呈到秦帝面前。
秦帝迫不及待的展开信纸,认真阅读。
秦言在信中写道:
“启禀父皇,不负所托,我与大哥七哥齐心合力,携带武将与赵军浴血奋战,攻克潼关,打开赵国门户。”
“但赵军兵力雄厚,势不可挡,我大秦势弱,要想大获全胜,儿臣与众武将们商定战略,以守带攻,防守反击。”
“潼关乃是赵国门户,大门一开,赵国为了夺回潼关,会不予余力的兴兵来打,势必要夺回潼关才能罢休。”
“儿臣在潼关内侧,峡谷前方建造防御工事,借助地形优势,易守难攻,只要守住瓮城,赵国会源源不断送死。”
“届时以逸待劳,以守代攻,消耗赵国兵力,代时机一到,兴兵东征,直捣黄龙,才是上策。”
“自太傅来到前线督军以来,喧宾夺主,李代桃僵,狐假虎威,凭借帝师身份,借用父皇威严,胡乱指挥前线作战。”
“甚至胡乱泼脏水,冤枉儿臣,以及为大秦浴血奋战的将领们,冤枉我们有不臣之心,违背圣意。”
“甚至大战在即之时,肆意侮辱大骂将士,导致我军士气大跌,万幸儿臣将他孤立,拒绝执行他的胡乱指挥,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父皇,儿臣等前线将士死守国门,为大秦鞠躬尽瘁,马革裹尸,浴血奋战,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但我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差点死在太傅的胡乱攀扯上。”
“父皇英明,还请父皇为儿臣主持公道。”
本来接连战事告捷,朝廷上下一片振奋,计划顺势东征,拿下赵国都城。
但十四皇子秦言,这样一番战略部署谏言一出,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他们的计划也太儿戏了。
更何况,太傅是为皇帝办事,携带圣旨去前线,肯定会端着架子。
这样一来,在谏言中,将利弊说的清晰明了,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纵观大局,以逸待劳,防守反击确实是妙计。
比他们热血上头时,商量的瞎指挥强多了。
秦帝若有所思,接了奏折看了好几遍。
“好计划,真是个好计划!”
“言儿的战略思想是以守代攻,以逸待劳,防守反击,的确是最佳选择,只是这太傅……”
满朝文武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又怎么会看不出秦帝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