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有德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心中的疑问,黄玮辉教授听到他的问题,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缓缓说道: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如今各大藩属国正在使用的机器,大多都是帝国淘汰下来的。
帝国的工业已经进行了电气化改革,但之前使用的蒸汽机还没到使用寿命。
对于工厂主来说,让这些机器彻底报废实在是舍不得。
可若是不对工厂进行电气化改造,生产效率就会极其低下,工厂根本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
正在这两难之际,藩属国纷纷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工厂淘汰的那些二手机器,从此便有了销路。
这些二手机器都是计数很简单的蒸汽机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
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操作,更不需要依赖稳定的电网。
哪怕工人是文盲,稍加培训都能操作机器。
只要有煤炭,便能提供动力。
对于那些工业能力不足的国家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米有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于这个情况他倒是有些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仍向黄教授虚心请教,问道:“黄教授,我想请教您。
参观哪一类工厂,能够让像我这样的外行人,清晰地了解到不同国家工业实力的差距呢?”
黄玮辉教授淡淡一笑,耐心地讲解道:“当然是纺织厂。
纺织厂所生产的布匹,是涉及到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
而且纺织工业的发展,能够有力地带动一个国家工业上下游共同发展。
只要是想要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国家,纺织工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纺织厂的规模、设备、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就能很直观地看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米有德听完,心中充满了感激,连连向黄教授道谢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工业区的纺织厂参观。
米有德找到了目标,他与工厂的管事时,碰到了正在回厂的厂长卢林。
他与厂长经过交流,顺利获得参观松江府卢氏纺织厂的许可。
厂长卢林一脸谦虚地介绍道:“我这家纺织厂,在帝国那是排不上号。
在松江府,也只是勉强能排到第十而已。
我们厂有织布机一千余台,工人一千两百名,主要都是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