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长生隐于都市的 > 第295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第3页)

第295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第3页)

离开白水后,杜甫一家逃往鄜州,一路上艰难跋涉,穿越荒山野岭,干粮很快就吃完了,就和难民们一起挖野菜充饥。

经过无数的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鄜州的三川县,杜甫带着家人投奔好友孙宰。孙宰非常热情,专门腾出房间给他们居住,杜甫一家就暂时安顿下来。

十月,杜甫得知唐军在陈陶(今陕西咸阳东)和附近的青坂接连遭遇了两次惨败,心中悲痛不已,连续写下了《悲陈陶》《悲青坂》两首诗,其中《悲陈陶》一诗这样写道:“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随后,杜甫听到了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遥尊蜀地李隆基为太上皇的消息,决定去追随朝廷,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妻儿托付给孙宰,独自一人奔赴灵武。

谁知道,苦难才刚刚开始。

杜甫走到半路就被叛军抓获,押回了长安。这一年,是至德二年(757年),杜甫46岁。

由于被抓时一身褴褛,叛军以为杜甫只是寻常百姓,所以对他并没有特别在意,回到长安后,杜甫可以自由行动。

杜甫没想到重回长安会是这样一幅情景,昔日繁华的帝都如今满目苍凉,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座超级大城市草木疯长,昔日繁华热闹的东市坊居然长出了一人多高的乔木,更离谱的是白天也可以看见以前在远郊灞上才能看见的狼、狐狸。昔日的高宅大院破败不堪,房屋顶上、墙上覆盖满了各种各样草类、藤蔓,庭院中疯狂生长的树木遮住了阳光,远远看去,显得非常怪异,在啁啾的鸟叫声中,一切都显得那样安静、阴森、可怖。

他来到从前居住的地方,来到曾经写下《丽人行》等诗篇的曲江,过去的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地消逝了。

杜甫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春天到了,可身为囚虏的杜甫心怀国破家亡的惨痛,又哪有心情去欣赏这花红柳绿的美景,满怀的伤痛化为了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河依旧却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杜甫身当此情此境,忧国思家之情涌上心头,不禁发出了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

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真个是凄凉时节。

失陷在敌军占领的长安,杜甫时时在怀念远在鄜州的妻儿。家书难寄,不知道他们还是否平安。

月夜之下,辗转难眠,杜甫披衣而起,把对妻子儿女的思念化作了一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本是杜甫在思念妻子,他却猜想,身在鄜州的妻子也一定在思念着自己。

就在这时,叛军发生了内讧,安禄山被亲生儿子安庆绪杀死。因而叛军对俘虏的监视有所放松。

杜甫听到新天子转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的消息后,决定逃出长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天的夜晚,杜甫终于抓住机会,趁着守军的疏漏,悄悄地逃出了长安城。

白天他怕被叛军发现,就躲在草丛里,到了晚上才急急忙忙地赶路。

一路上喝凉水,吃野菜,衣服被荆棘挂破烂,鞋子也磨破了,终于到达了凤翔。

杜甫当然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天子李亨也对之耳有所闻,所以就给他封了个左拾遗的小官。

左拾遗虽说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但在皇帝、宰相身边,接近最高权力中心,对于仕途的发展,极为有利。

就在杜甫刚刚就任左拾遗的时候,宰相房琯因门客董庭兰受贿而罢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