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主角长生无敌但隐居的 > 第295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第5页)

第295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第5页)

人生海海,长路漫漫。

此时的杜甫怎能知道停靠站在何方呢?

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命运呢?

辞官之后,杜甫携妻带子先后到秦州、同谷一带逃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秦州,他写下《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乾元二年(759)岁暮,杜甫驶着命运的小船在锦官城停靠,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将杜甫收入幕下,并上奏朝廷,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在严武的庇护和厚待下,杜甫和家人于浣花溪畔定居,度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

由此,他在沉郁之外有了一些轻盈的情绪和诗句,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舒畅,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上眉梢,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惬意自在……不过最后回归的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衷心期盼。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史朝义身死,余部皆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身在蜀中的杜甫辗转听到这一令人激动的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与激动,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广德三年(765)四月,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决意离蜀。五月,他携家人乘舟东下,重新走上了漂泊的远途,途中写下了《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人生最后的五六年岁月,杜甫大多与水为邻,以舟为家,就像一只孤零零的沙鸥般,在天地间四处迁徙。

第二年暮春,杜甫一家被迫停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夔州,衰老和病痛交加,逢到重阳佳节,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远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心中油然而生身世飘零的慨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历三年(768)早春,杜甫的小船离开夔州,驶出险要的三峡。他本欲北归,却因战乱持续不得不改变计划,几经辗转到达潭州,暮冬时又至岳阳,并在这里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次年杜甫又到衡州,想投靠韦之晋,不承想韦之晋调到潭州,不久就突然去世了。杜甫于夏末秋初,又返回潭州。他病得很重,生活没有着落,只能向湖南幕府中的一些熟人求援。

大历五年(770)春,杜甫情绪悲凉,在乞食疗饥的惨淡处境下,他预感到此生可能永远回不去故乡了。

这年冬天,杜甫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人》,然后病逝在湘江上一条潮湿的小船里,闭上了忧患一生的双眼。

在最后的时刻,杜甫想起了好友李十二,他羡慕着李十二洒脱纵意的一生,自己的一生,真是太苦太局促憋屈了。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李十二临死之前,则想起了好友元丹丘,李十二觉得元丹丘是真正的神仙,自己的一生,只是在假装过得像神仙而已。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