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法王寺和少林寺。
法王寺创建于东汉,是神州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仅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年。
而少林寺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因建于少室山中密林之地而得名“少林”,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迹传教。由于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这里首传禅宗,后来禅宗发展成为佛教中的重要宗派,所以,少林寺又被称为禅宗祖庭。
禅宗祖师达摩在传教过程中留下了“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的故事,确立了“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修佛禅法。
许仙和公孙佳人入了嵩山,嵩山巍峨耸立,苍翠欲滴。
许仙和公孙佳人最终选择在俯瞰中岳庙的太室山山峰间筑庐而居。
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原名太室祠,曾有“飞甍映日,杰阁联云”之美称。
中岳庙始建于秦,汉武帝时扩建,此时规模甚为可观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庙内大殿供奉中岳大帝天中王神像,高约两丈,姿态雄伟。寝殿内塑有天中王和天灵妃对饮坐像。御书楼内供奉玉皇大帝神像。
中岳庙作为道教圣地之一,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称,道门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乔的升仙之处。
据史书记载,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姬晋,字子乔,人称王子乔,从小天资聪颖、温良博学,然而他并不喜欢奢靡富贵的王宫生活,而是对修仙长生之术情有独钟。
王子乔曾引经据典劝谏父亲周灵王应顺从自然法度,不要堵塞河流,但未被采纳。之后他被贬为庶人,依然坚持修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子乔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在游历伊水和洛水期间,王子乔遇到嵩山道士浮丘公,便跟随其在嵩山专心学习道术,不辨时日,凡三十年。
三十年后,王子乔告诉家人将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乘着白鹤出现在缑氏山顶。
到了那天,王子乔骑鹤而来,停在山巅上的可望而不可及之处,向他的家人们挥手致意,然后便乘鹤升天而去。
王子乔缑氏山巅骑鹤升天,是道教经典意象之一。
后世文人遂用“缑山骑鹤、骑鹤、驾鹤”等比喻得道成仙;用“子晋吹笙、子晋笙、王子吹笙、缑岭吹箫、吹笙缑岭、缑山笙鹤、笙鹤”等表现悠然自适的仙道生活;用“缑山鹤、王乔鹤、缑山仙客、吹笙子晋”等喻洒脱不凡的人,或用以写鹤;又用“鹤驾、鹤驭”等谓仙人或太子的车驾;用“王子乔”代指仙人。
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王子乔。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亦为纪念王子乔而建。
许仙和公孙佳人结筑的仍然是双庐,比邻而居,他们便如当年在峨眉山时一样,同行同止,访道参禅,探幽寻胜,赏花弄月,问道对剑。
只是许仙卸了道袍高冠,公孙佳人也比之前和他更加亲密亲近,但终究还是发乎情,止于礼,并无真正逾越之举。
伽蓝一夜窥天,对公孙佳人的触动很大。
公孙佳人既志于随许仙问道以求尽快晋入窥天,又自觉自己和许仙还差一些水磨工夫才能水到渠成修成正果,因此她也不是特别急切。
反正如今两人行止相随,不是夫妻,也类夫妻,差的不过是一纸婚契和敦伦之礼而已,公孙佳人虽是芳心可可,但也没有完全做好更进一步的准备,因此公孙佳人其实还蛮喜欢当下这种状态的。
隐居修道,日月如梭。
当圣伽蓝率领魔教众大肆进击扩张魔教影响力、如日中天、风头无两的时候,公孙佳人和许仙就这么安静惬意的在嵩山过着二人世界。
直到李十二失意地离开长安,返回安陆前,到达嵩山拜访了许仙和公孙佳人二人。
李十二看到不着道服的许仙时心头还有些惊讶,待看到一旁微笑的公孙佳人时已是有所明悟。
李十二对着许仙挤眉弄眼,一脸调侃和意味深长,许仙只作视而不见。
李十二正是苦闷,见嵩山秀色,又有故人老友,便决定多盘桓些许时日。于是许仙便扩建了自己的隐庐,给李十二添置了一张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