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内侍是粗浅分拣,竹简都是一大摞堆在一起,分出个几摞来。哪里像现在这样,满地都是小小的竹简堆,快把内殿大半的空地占满了。
秦王政沉默片刻,问道:
“公子呢?”
往常这个时间点扶苏已经在殿内等他了,今日却不见踪影。难道是身体又有不适,这才没有出现?
侍者赶忙答道:
“长公子去六英宫探望其余公子了。”
秦王政微微颔首,那应该是去处理昨日弟弟们逃学的事情。
“这一地的竹简……”
秦王政有些迟疑。
这都是怎么分的?怎么分出了这么多摞来?
侍者便将公子的一片苦心细细道来。
原来公子认为不同类型的奏折混在一起处理,会影响办公效率,所以他将奏折按照内容先分了类。比如农桑的放在一起,军事的放在一起,分别用不同木料制成的托盘盛放着。
除此之外,同为农桑的奏折,也进行了轻重缓急的划分。竹简堆有大有小,越是靠近里面的托盘,其中的竹简数量就越少。
划分得如此之细,难怪分出了这么多摞。
秦王政对这个说辞还算满意,只是看着竹简摆了一地,总觉得有点破坏殿内的肃穆气氛。
“长公子已经命人去打造特制的书架了。”
侍者回道。
等书架做好,就可以分门别类地摆上去,便不必平摊在地面上。
要不是给王上用的书架需要经过精雕细琢,其实东西早就能送过来了。匠人们加班加点,也只是连夜赶制出了足量的托盘。
秦王政唇角微翘:
“他也就在这些微末小事上用心了,奏折也没见他处理多少。”
秦王政心情愉悦地跪坐到书案前,吩咐侍者先把军机要务送过来。侍者立刻走向玄色托盘的那一列,把最前面只装了几个竹简的托盘端了过来。
还别说,分成小堆之后运送也方便许多。
以前那么大一摞单个人根本抱不起来,就得有好几个侍者一起来回忙活,将竹简一一送到案上。
而且竹简都是当场往空托盘里放的,不像现在端起来就走。这不仅是节省了时间,还避免竹简摆放时发出声响打扰王上。
其实这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小事,并不难想到。
但很多小窍门就是这样,没人提的时候大家都没往那想,有人去做了才恍然大悟: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之前怎么没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