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笑着点了点头,夸我做的对,读书一道,就应该心无旁骛,如果胸有丘壑,自会有锦绣前程。
他是考中秀才的人,我信他。
背诵记忆的东西还好说,只要肯下功夫就成,可是写诗真的是为难我。
就好比村里打鱼摘野菜的描写,短短几个词就能解决,作诗就不同了。
春来阳气转,开河鱼儿鲜。
提篮摘野菜,白羊如云团。
每次我作诗的时候,林先生都会深以为然的拍着我的肩膀,说他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直到后来我实在别无他法,只能按照最笨的办法,背诗。
只要背的多了,我就不信自己还能写不出两首像样的。
原本我读书认字就是想着以后不要做个睁眼瞎,谁知林夫子说我可以走科举这条路。
看着岳父对我满含期待的目光,我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刚开始破题截题我真的是一筹莫展,后来做的多了,觉得也就这么回事。
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能生巧吧。
时间晃晃悠悠的又过去大半年,眼看着再有几个月县里就要组织县试,我也想看看自己有几分把握。
林先生在一旁也笑着点头,让我放心大胆的去即可,一时冲动我就报了名。
事后虽有些后悔,却也有些说不出的激动。
参加县试的那一日,天灰蒙蒙亮的时候,岳母还有娘子就早早的起来为我准备考试用的东西。
等我睡醒起床的时候,一出门就看到了三双亮晶晶的眼睛,如果不是我心理强大,真会被吓一跳。
吃完早饭眼看着时间差不多,岳父岳母还有娘子不放心的同我一道上了马车。
到了考场,考场外头已有不少人排队等候,我拿着考篮跟他们道别后转身向里走去。
因为是县试,检查的还好不算太严格,最起码家里给带的烤饼只是被戳了几个洞,完完整整的带进去了。
科考的棚子大小相同,坐北朝南,院北为正门也叫“龙门”,它后边有个大院,供考生立院等候叫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科举,难免有些紧张。
履历要写清楚祖上三代,还有本人身高,体重,籍贯,但凡有一处差错就会被请出去考场。
还好我的户籍并未迁走,还在村里。
再加上有秀才作保,确保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亦未犯案操践业。
直到唱保到我的时候,我没有立刻坐下,按照林秀才之前的教导先仔仔细细的检查了自己的考棚,确保没有太多漏风的地方才放下心来。
拿出抹布仔仔细细的擦干净桌子,端起热茶喝了一口暖暖身子,二月初正是寒风刺骨的时候,还好考棚至少能遮风挡雨。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拿出考篮里的笔墨纸砚,开始答题。
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
说到底就是考验背诵和书法能力,这些对于我来说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