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唯干脆走出家门,带系统旁观田地中农户们收割庄稼的场景。
[当下过年的意义重在祭祀,庆祝收获,并非团圆。之前蒙恬会让攻楚士卒们尽快归家也不是因为快过年,而是为了不耽误秋收。]
夏家迁居到咸阳的时候,已然临近正式秋收,从那一刻一直到十月后,整个建章乡,或者说整个秦国的氛围、状况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对应的描述。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其实没到九月,章老丈就已经在指挥乡吏和乡民们在新安里各处修筑打谷场,为粮食打谷、晾晒提供场地。
当各地租税统计完,等到十月“上计”,整个国家的粮食统一汇入各地官仓后,打谷场就会被清扫干净,等待下一次使用。
稚唯轻声念着诗句,顺手捡了根树枝,蹲在黄土地上写下对应的字。
之前拿着蒙恬送给她的秦律翻看,稚唯发现,因为有穿越“福利”在,她对秦语的视听读都没问题,唯有书写上还欠缺,她只对普遍使用且字体简单的常用字比较熟悉。
但稚唯觉得她以后免不了要写些正式文书,便趁着最近不忙给自己加文化课。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磋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黔首们会在“改岁”前进行大扫除,清除房间的角落缝隙,堵住老鼠洞驱赶老鼠,还要用泥封闭好门窗——这么做并不是要庆祝新年,更多是要防寒、保暖、保护粮食。
系统好学道:“那还有两句呢?什么意思?”
[唔,这两句加上,就更没有新年的愉悦了。]
稚唯顿了一下,翻译成大白话。
[‘我的妻儿好可怜,在过年之际住进这间破屋里。’]
对家贫者来说,十月意味着冬季即将到来,这让他们如何开心的起来?
稚唯想起这些天进进出出章家的那些人。
最近新安里内学习制作豆制品的气氛火热,一度吸引了其他里巷的乡民来。
如稚唯最初所料,最积极也能坚持到最后的,确实是那些贫苦清寒的家庭。
对他们而言,能多拥有一项为生的手艺,他们倍感珍惜,哪怕不以此换置换钱粮,便是将菽处理得好吃些,让家中的老者小儿多吃上两口,那也是好的。
做豆腐费力气?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从不怕苦力,就怕付出气力后,却得不到该有的收获,最后让一家人跟着忍饥挨饿。
章家和夏家对此态度一致,凡是想学习做豆腐、发豆芽的,皆来者不拒。
只是住在建章乡的大多都是伤退士卒之家,加上老秦人脾气倔,夏、章两家怕伤及他们自尊心,没有采取无偿教学的方式,而是索要乡民们首次成品的三分之一作为束脩。
稚唯同时让章媪代为放出话去,她需要大量的家禽羽绒,以及帮忙处理它们的短工,这些活计也可以算作“束脩”里。
如此,建章乡的某些执拗的人才勉强接受这场教学。
“朋酒斯飨,曰杀
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这一句里复杂字很多,稚唯默写得很慢,一些笔画多的字还越写越大,她不得不往后挪了两步,腾出更多空地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