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翁接过黔首的木条,与自己手中的木条并在一起,若两半木条的边缘锯齿相合,还不算完,老者会对着木条上的文字仔细查问:“叫什么名?哪里人士?你是家属?家属不行,你带着人过来喝……走不过来啊……”
夏翁招手叫过一名少年,让他端着药跟家属走,嘱咐道:“一定得看着病者喝完哦!”
与端碗动作的小心不同,少年爽利地答道:“放心吧夏翁!都多少个了!交给小子!”
扶苏见状轻笑,这木条是借鉴了集市上的货品交易管理办法,防止药碗被错领、冒领。
在这里喝药,就省得黔首们回家后再费柴薪熬药;另外,药汤不是寻常吃食,当场喝还能避免不怀好意之人钻篓子闹事。
一举数得。
若这是夏家小女子想的办法……真是机灵。
除了熬药喝药区,夏家食肆门外还垒着土灶台,断断续续加热着专门对外市卖的防寒汤,有不要钱的葱姜水,也有不同价格、纯正的中药汤。
几乎每个过路之人,都会被辛辣的味道吸引过来,喝上一碗葱姜水,整个肚腹都暖了。
扶苏让随行的侍者去准备些干净的碗,却没要葱姜水,而是再往前走走,来到隔壁的食肆。
这儿的门口有同款土灶台,只是一个灶口加热着菽浆,另一个灶口后,站着一位大冬天光着半边膀子的壮汉,壮汉手持长箸,正在专心炸豆腐丸子和豆渣丸子。
菽浆的醇香和丸子的油脂香随风飘出四里地,惹得周围人频频吞咽口水。
叶老板娘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不嫌冷地站在门口招揽生意。
终于有人忍不住上前问了两句,似是听到了灶台上没有的东西,露出疑惑之色,叶老板娘
()便从灶台下拎出一个木桶,掀开上面的干净麻布,露出下面白嫩的、微带浅黄的豆花。
“直接吃就行,若是想吃咸的,咱这里有大酱、腌制的葵菜可以加,看你要什么?”
那客人显而易见的,陷入了纠结。
叶老板娘看到围过来的人群光东问西问就是不买也不急躁,笑吟吟道:“里面可以进,不买看看也行。里面有什么卖啊?有藤椒鱼汤、老鸭粉丝汤、蛋花汤……对!还有我身上的这种冬衣!”
人群中有人艳羡道:“我知道这冬衣!是叫羽绒衣吧?我们‘里’有户老者就得了一件,爱惜得不行呢。”
这话引发了众议,这个说“我隔壁家也有”,那个说“不光衣,还有被呢”,也有人知道多点,耐心回着问“怎么才能得到”的黔首,道“只有没人照顾的老者、有奶娃娃的贫寒之家才有哩”,说到最后就有人不免提到“都是长公子心善啊”,然后引起共鸣。
扶苏心念复杂,听到身边侍者讨好的奉承,心情更是难以言喻。
想解释,但一解释或许会给夏家小女子带来麻烦;被对方不打招呼就借用了名头,偏偏他还得到了众口赞誉。
真是……有口说不出。
扶苏无奈叹气,轻摆手,让随行而来的侍者、近卫轮流拿碗去吃点热食。
当然,花销自然算他的。
正好这时,一小锅豆腐丸子炸好了,将丸子拾进大木盘里,壮汉将箸换成刀,把成年男儿拇指大小的丸子挨个切成两半。
“这是作甚啊?都切碎了哦!”有人心疼地问。
叶老板娘笑道:“给大家试吃的。一个人能吃半个,不要钱,小儿可以吃一整个!”
众人一惊,声音瞬间炸开。
“什么?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