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东汉 > 第 46 章(第4页)

第 46 章(第4页)

东汉保留着西汉的习俗,朝野认为出现旱灾是因为阴阳失调,要上至朝廷下到郡国都要实行德政,比如朝廷要录囚徒理冤狱,这样才能阴阳相和,风调雨顺。

绥旱则去洛阳寺理冤狱(),每有灾异必赈济抚慰百姓。皇帝常穿旧衣?()_[((),每餐不过一肉一素一汤一饭而已。

邓绥是见识过先帝当年的膳食是何等得丰盛,现在见这么小的孩子跟着自己缩衣节食,她于心不忍想要为他增添份例,只是刘隆执意不允。

邓绥认为执政者只要德行不亏,就不必求助神明举办祈雨礼仪浪费人力物力。她自认为自己和皇帝两人德行虽比不上古之圣人,但在历代执政者中也是少见的。

但是连年干旱,不断动摇她的信念,去年大旱,今年又旱。便是雒阳这样的地界,河渠密布,水车高立,但无水,也只能无济于事。

为了安定人心,邓绥带着刘隆举行了一场大雩礼,舞者祝祷,歌者吟《云汉》,歌声悲切以期感动上帝山川神灵,降下甘霖。

劳民伤财的大雩礼举行过十多天后,上天终于降下甘霖。

“久旱必雨。”

外面风雨如晦,豆大的雨珠被狂风卷着砸向大地。树木被吹得弓成一团,牢牢抓住地面,生怕被风雨连根拔起,树枝落叶在积水里打着漩。

殿外一片喧嚣,刘隆竟然听清了母后的喃喃自语,暗自叹了一声。大雩礼要君王率领群臣,素服祈雨,耗费比上次的祭祀宗庙还多。

大臣一丝不苟地遵循古礼,期待上天能降下甘霖。然而,久旱必雨,大雩礼实际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这场大雨来得太迟,只赶得上滋润秋稼。关东和江淮地区的夏粮减产已成定局,但愿秋收能如常。

然而,这种期待对于东汉来说,几乎都是痴心妄想。老天爷更擅长的是祸不单行。

久旱必雨,也有久旱必蝗。

邓绥放下手中的奏表,闭上眼睛支着头,眉头紧皱。她突然感到手中的奏章被人抽走,睁开眼睛,发现是刘隆,脸上勉强露出一个疲惫的笑容:“隆儿来了。”

刘隆叫了一声母后,打开手中的奏表,查找让母后忧心的缘故,扫了一眼,有郡国上报蝗灾。

一阵无力袭来,刘隆甚至有一种摆烂的冲动,这破破烂烂国家的皇帝谁爱当谁当。

但是,当他想起大汉的百姓卖儿鬻女易子相食的场景,又默默收拾好心情,继续当这个破破烂烂国家的皇帝。

“母后,事已至此,唯有尽人力了。”刘隆笨拙地安慰邓绥。

邓绥直起身子,叹道:“我已经派谒者敦促吏民捕蝗。”

刘隆点头,道:“母后安排周密。事已至此,母后不要再忧愁,愁坏身子就不好了。”

邓绥听到刘隆宽慰的话,笑起来:“我哪是那么娇弱的人。”

临近秋收,葱郁的庄稼有些已经转成青黄色,宫中的草木也染上了秋意。

午后的秋阳,暖烘烘的,刘隆正在校场学习骑射。

突然,树叶沙沙作响,秋风袭来。

“起风啦?”刘隆将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继续射箭。

“小风,不碍事。”耿晔的眼睛余光瞅着兜

()楼储,嘴上漫不经心道。

对于不太擅长骑射的刘隆来说,风再小也是大事。他停下来,等这阵风吹过去再说。

这风竟然没停,反而越刮越大,连耿晔都取下箭,嘴里嘟囔道:“这风怎么回事儿?还让不让人射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