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和帝笑得呵呵有声,但笑声很假:“天师,你向来知进退,明事理,神通广大,为何不自己去飞来医馆寻找?
“……”张天师怎么也没想到润和帝会这样回答,只能讪讪表示,陛下,请恕罪,是贫僧心急
忘了礼制,陛下……容贫僧告辞。
再这样说下去,张天师怕回不了大般若寺,装糊涂的润和帝实在太让人渗得慌。润和帝这才摆了摆手:“退下吧。”
偏偏正在这时,内侍官明镜高声通传:“陛下,太子殿下在宫外求见。”润和帝有些奇怪:“他刚下朝没多久,为何又要见?”
内侍官也回答不了,青天白日的,太子殿下想进永乐官就如同孩子想回家那样自然,谁能猜到他为了何事而来?
润和帝很疲惫,只想赶紧把人支走。张天师只想赶紧开溜。
可太子偏偏不如二人的意,让宫中内侍一路传到寝殿,传了一遍又一遍。润和帝只能同意:宣。
太子拿着带血的书信、受伤不轻的旅贲军队正、军士们和大般若寺的凶嫌,身后还跟着背了大背袱的大管家,一路浩浩荡荡走向寝殿,并在回廊处拦住了匆匆离开的张天师。
“张天师,好久不见。”
张天师看着昂首阔步的太子,双手合十后稽首:太子殿下,贫僧寺中还有要事处理,告辞。
太子和颜悦色地邀请:“张天师,莫要推辞,请。”
张天师坚持要溜,刚走出两步,就被旅责军士们围住,急得回头喊:殿下,您这是要做什么?
太子在阳光下笑得温润如
玉:“张天师,我得了个绝妙的话本子,特意赶来讲给陛下听,你可不能错过,真是绝!
>r>
就这样,张天师被旅贲军士们半架着走回寝殿。润和帝揉着太阳穴,有些烦躁:“何事非要现在见?”
太子恭敬行礼:“陛下,儿收到飞来医馆的信,打开一看,是医仙们遇袭的事情。陛下,您还没想好如何对待飞来医馆,就有人迫不及待痛下杀手了。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也不知道飞来医馆断了谁的财路,被卷入杀机之中。”
润和帝听了呵呵:“太子,凡事讲究真凭实据。”
太子再次行礼:“陛下,人证物证凶嫌儿都带来了,只盼陛下过目,听儿臣诉说事情原由。”润和帝喜欢太子现在的调性,越来越果断,也越来越能以理服人。
太子恭敬递上飞来医馆的数封书信:“陛下请过目,这封书信上面沾了旅责军士的血,足见押解凶嫌的危险。
润和帝接过书信,去掉沾血的信封,没想到里面的信纸也泅了血迹,一目十行地看完,将信丢到张天师的身上:“天师,给孤一个解释。”
张天师捡起书信,飞快看完,心里又咯噔一下,人赃并获可怎样开脱?“来人,带凶嫌。”太子吩咐道。
很快,大般若寺六护法和僧人们都被带进寝殿,跪在润和帝面前,既不称贫僧,也不称草民,行完大礼也只是低头跪着,一个字都不说。
润和帝的视线落在张天师身上:天师,这可是你大般若寺下落不明的六护法?
张天师不假思索地摇头:“回陛下,他们不是般若寺僧众,都是第一次见。”
太子微笑着戳破:“张天师,去年重阳登高,在大般若寺的藏经阁内,我亲眼见了每一位护法,我的记忆力很好,尤其是对人,我不可能记错。
张天师简直不敢相信,太子竟然这样开门见山,不停地向太子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