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兵马比上次更多。
足足有三十万大军,粮草军辎无数。
但是质量方面,恐怕与前次差不多。
……
某处山坡上,作为大军统帅的刘延庆,看着下面蔫头蔫脑的将士,心情沉重。
在一旁陪同的韩世忠和郭药师,见领导心情不好,也保持沉默,免得挨骂。
作为儿子的刘光世,顾忌要少一些,开口便问:“阿爹,怎么愁眉苦脸的?”
刘延庆唉声叹气道:“这恐怕是老夫的最后一战。打完这场,我这把老骨头,就要入土了。”
见老爹说的凄惨,刘光世也不敢多嘴。
“此战,就交给你们年轻人来指挥,不要输的太惨,就行了!”
……
老刘这次真的啥都不想管,将军队全权交到了韩世忠、郭药师、刘光世手里。
郭药师率领“怨军”,在北方摸爬滚打多年,算是一员宿将。
更有韩世忠这种日后大放异彩的帅才坐镇,大军也不至于一下子乱了套。
从这里,倒是能看出几分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区别来。
年轻一辈总是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而刘延庆这样的老将,在预感到可能发生的不利局面之后,马上就变得兴味索然,不再有所动作。
也不应过分苛责老刘,北宋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又不是他的责任。
皇帝和奸臣们近乎儿戏的战略决策,才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作为前线的军人,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令,被动地送死。
……
宋朝三十万大军迤逦北上,在涿州集结。
执掌辽国军权的大将萧干,立即紧张起来。
战争的鼓点,再次敲响。
两国大军,在卢沟河畔,隔河对峙。
女真人也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他们的军队此时正在修整,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战场。
完颜阿古打只能再次派出使臣,跑到宋朝这边,继续讨价还价。
卢俊义和林冲也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