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庶女亦安格格党 > 第 26 章 御前(第6页)

第 26 章 御前(第6页)

明明这件事圣人已经翻篇儿,却在眼下又提了出来。

圣人只说了这一件事便退朝离去,并未提到白阁老和夏秉言,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而更让人头疼的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长官,虽说陛下让选官前往,可到底要怎么查,圣意不明。更何况其中还牵扯着一个阁老一个太傅,想致仕的阁老现在还是阁老,无实职的太傅现在还是太傅。地方上还有两个大员,都要谨慎对待。

况且,圣人亲指的那个锦衣卫指挥使周璋,他只有十七岁,以其为主官,能查个甚么结果出来?

圣人一走,三王也赶紧跟在身后,夏秉言还跪在丹陛之下,白成理小跑上前扶起父亲,陆太傅陪在一旁。朝臣们扎堆,仿佛像是菜市场一般。

夏秉言语出惊人,把立储的事捅到明面儿上。圣人对此明显是回避之意,不然不可能派一个还在国子监进学的锦衣卫指挥使去江南查案,这不像是要一查到底的模样。

首辅和太傅对视一眼,俱苦笑起来,只怕最近一段日子要不太平了。谁也不敢去揭圣人的疮疤,到底圣心何在,群臣尚不知晓。

虽然本朝没有立皇太曾孙的先例,但以当今圣人的人望,似乎不是不可以做到。

御前廷议以一种荒唐的模样宣告结束。立储之争、科场舞弊,似乎哪一件都能兴起大狱。

关乎国本朝纲的大事,从来是不能轻拿轻放的。

目前群臣只是请皇帝早定储位,并未显露自己的政治倾向。这是很正常的事,除小部分人押注之外,如今圣人还在,三军五卫尽在掌握。哪个不要命的敢支持诸王上位?怕不是活腻了。

而等锦衣卫指挥使从国子监下学,便接到让他前往江南的口谕。

目前圣人并无召见之意,故而周璋只能暂且领命先去江南,与都察院和大理寺派来的两名官员一起。

鹿鸣宴后,白府还没有从白尚仁中解元的喜悦中缓过来,就收到钦差大臣即将抵达的消息。

自从白成文给其父的回信被圣人遗落在朝堂之

()上后,诸位官员在互通书信时,已经不怎么涉及朝政,平日言语间更是时刻小心。()

这样也就导致,钦差在抵达馆驿之后,陆氏才知道消息。而白成文在布政使司被都察院的官员拦住,李巡抚则在巡抚衙门被大理寺那位官员拦住。

?风谧蕴虚白的作品《庶女亦安》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至于本次主管此事的钦差周璋,则直接提出要暂时查封白成文和白尚仁的书房以及陆氏的景然堂。

陆氏已经气笑了,说尚仁科举舞弊?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不仅是对白氏的质疑,还有对她父亲,当朝太子太傅学识的质疑!

这更是对陆氏的质疑,陆氏年轻时的才学不说冠绝天下,也可以说是名动京城。不然怎么会让白成文为之动心?周璋在出示令牌后,连寒暄一下的意思都没有,直接说要查封书房,换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不会接受的。

在这种特殊时期,男女大防都不重要了。

亦安几人正好来给陆氏请安,也一块儿被堵在堂屋。屋外除了周璋外,还有他去按察使司衙门调来的精兵。和周璋毫不怯场的对视相反,这些兵丁反倒不敢直视陆氏。

身量高挑的少年一板一眼地提出查封书房的要求,清俊的面容透出一股不近人情的冷漠。

或许这才是圣人派周璋前来江南调查此案的最大原因。周璋因幼年时的经历,对当世大儒和一时望族这两个概念并不明晰,所以在作出如下决断时,显得丝毫不违和。

这也是都察院和大理寺随同的官员一致建议由他去白府查案的原因。两位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员,宁愿去面对二品大员,也不愿意去见大儒之女。若是这件差事一个办不好,可是要被天下读书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