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我听到的灵异故事在线收听 > 第143章 这是世上最灵验的经文,一念悟天道解千愁(只传有缘人)(第3页)

第143章 这是世上最灵验的经文,一念悟天道解千愁(只传有缘人)(第3页)

译文:人生之道关键是用心去体会,而思想也只有看懂了道的这个规律才能算通达,而心灵通达求道的难度就自然减少,从而导致更加明白事理。达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神明就驻留身体之中。如果将这个神明比作火,那么身体就可以比作卮。(卮[zhī]一般指古代古代喝酒时,那种扁平状的酒杯,这里是指油灯,形状和酒杯相似,杯内放入豆油,中间一根柱子内含绒线绳,上出头作灯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光明是由火所发出,而火是由绒线柱所燃,绒线又是由油所浸润,油是依靠卮杯所承载。这四个环节任何一个被打乱,就没有光明可见。这个道理和人体之神明相同,人体之光明是由神明所照,而神明是依赖心才存在,(此处与下一句"水由形有,形以道全"意思不连贯,我猜测有漏句,有能解释的网友请补充一下),要想明白这些人体长生的道理,上面所说的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我们所说的"神明",通过眼见耳闻、意知心觉,然后分辨事物内在的道理,详细地用心体会便可明白。以神而明,所以叫"神明"。

这一段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比喻,可能古人一听就懂,但我们是越听越糊涂,现在撇开原文,用自己的话解释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所谓内观就是要明白事物(这儿指人自身)的内在道理,而这个观察必须要有神助,这个神当然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身内心自有的神明。

老君曰:“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译文:

在讲解这一段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先解释一下老子对做人的要求"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有人说这就是要求人谦虚并吃饱肚子,这是不对的。上面说到"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神居住在心,如果心中有各种贪欲,原先的神就无处可居,虚心就是要去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神清静。实腹并不是吃东西,而是气归丹田。志是欲望的强烈表现,所以要弱志强骨。

后面所说的"无心、定心、安心、静心、正心、清心、净心"等名词虽多,意思与虚心相差不大。内观就是要做到"虚心",能够虚心就能有"四见",也就是四种现象:心直、心平、心明、心通。心直是指不反复,不会今天内观了,明天被人一干扰又耽搁了。心平是无高低起伏,心境一平如水。心明是心底一片通明,无美丑、好坏、是非、对错之分。心通是内观一鉴无余,毫无阻碍。这些现象都是神明自照的结果。这儿虽胡言乱语,大家可细细品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的话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到,可天下人没有人明白,也没有人做到。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看清文字上的意思简单而理解并相信它较难;理解相信道理容易而按照道理的要求去做很难;按照道理去做一次简单而在做的过程中体会深意很难;体会深意简单而要永久地保持下去很难。只有保持这种内观才能使人身长久。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译文:

世上会背诵《道德经》的人很多,但世上理解《道德经》的人很少。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关键在"习",也就是要不断地体会这个道。那就要"虚其心,实其腹",只有保持心情安静,心神才能入住,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而去劳心苦志地追求,必然背道而驰。

今天大家有缘聚在一起学习也是一样,并不是一字一句地解释就明内观,关键是回去要清心寡欲。如何才能清心寡欲呢,这就要尽可能关闭"六识",所谓闭目养神,就是不看多彩的灯红酒绿,尽量减少各种欲求,使心不乱不烦,保持心理平衡。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译文:

要想达到长生之道,就要固本培元,使精、神、心、魂、魄、意、志各就其位,从而保证精气不散、心神不乱、元气不失,这样才能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飞升上天。先天之精使人长生,后天修行(内观)使人长存。

下面是说内观时的一种幻境,根据修习之人不同,景象也会有所不同。思想或意念在体内自由驰骋、随心所欲,没有任何阻碍,阴阳交融,御魂摄魄。万年眷属、千载子孙也有所感应,又仿佛见到黄尘四起,真人显现、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这些虚幻的境象,你认为没有那就真没有,如果你相信它有,你也许会见到类似的现象,这就是内观许多不能传给他人的地方,属于"不言之教"。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译文:这儿又回到前面的大道理作为总结,内观的关键是保持心神平静,不被各种利益所引诱,不对各种恶念起邪心,吐故纳新,闭目静坐以养神,就会感到脑海中一片虚寂,混沌一片,外部的千变万化,化为虚幻泡影,内中冥冥也有知觉。等到功夫渐深,便了然明净,静乱俱息,这时气息在体内自由来去,一切顺应自然,一切又丝丝相连,达到这种水平,自然疾病全消、忧患俱无,已然超出是非红尘。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译文:"吾非圣人,学而得之"这说得非常好,内观经不是我讲给大家,也不是古人讲给我们听,是自己修行体会而得,一切的修行方法,不在经书之内,而在修行体会,在自己的心中。

经文已经讲完,修习自在各人,一开始修习时,往往会感到这个经文全是胡说,没有一点用,这是因为你的思想杂念很多,包括你想尽快掌握内观方法,这也是杂念,更不用说那些好色贪淫、损人利己之事。

修习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气息不通之感,我当初就有一种现象,气息每到玉枕之处便无声无息,一点感觉也没有了。后来在沐浴时,一股热水自顶而下,体内也是一股暖流经过玉枕穴顺流而下,此后经过几次体会,很快便畅通无阻。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具体方法不是他人所能讲述得清楚,还是要自己摸索。

有人说,当气息运行到某处不通畅时,说明这儿有忽轻忽重的病变,就要将气息在这儿停留用以"治病",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原因实在有点难,《内观经》中要求人保持身心清静,这是要点,是大道,能"治"百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