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春秋鲁国国都在哪里? > 第615章 绝粮之困(2)(第2页)

第615章 绝粮之困(2)(第2页)

如颜回,他的博学好思天下闻名,让他执掌朝堂,无人能及;

如宰予,他的务实能干声誉列国,让他处理具体事务,无人能及;

如子路,他的骁勇善战人人皆知,让他担任将军,谁敢匹敌?

想当年,天子分封诸侯,大不过七十里,小仅五十里,这便是一个国家了。象我们楚国,一开始就是只有五十里地,幸得列祖列宗和大王您的奋发图强,才拓地千里。

大国,都是从小国起步发展起来的。大周王朝,一开始也仅周部落百里之地,最后却能伐商而取天下。

只要够勤奋,手下人才管用,哪怕是象我们楚国一开始只有五十里,也可发展成五千里大国。

而现在,孔子一开始便拥有七百里地,再加上弟子三千,贤者数十,到时强大起来,恐怕不是任何人能够阻止的。

如今,大王要将孔子分封在我们楚国境内,那相当于为我们楚国养了一只猛虎,大王应三思而后行啊。”

楚昭王听后长叹一声,他知道叔叔熊申并非对孔子刻意打压排挤,亦非妒贤忌能,而是对楚国的忠心所致。

楚昭王沉默了半晌,终于无奈地点点头。

这意味着,楚国最重量级的两位大佬,统一了思想:不能重用孔子。

不管如何,先把孔夫子接到楚国来再说。想当年,大周王朝图书馆长老子先生到达楚国,虽然未在楚国出仕,但他带来了整套的周礼,将整个楚国的文化层次提高到了诸侯列国中的顶尖水平。

孔子有着自己的一整套儒家文化体系,就算孔子不在楚国当官,那也完全可以将楚国的文化软实力再提高一个档次。

楚昭王将心中想法对熊申作了充分交流,君臣兼兄弟两人达成了共识:虽不重用孔子,但要充分发挥孔子的能力水平,为楚国重新横刀立马于春秋江湖奉献聪明才智。

“孔夫子如今到了何地?不谷派去的军队接到孔夫子了吗?”楚昭王一边咳着,一边问熊申。

此番出征救援陈国,与吴军对峙于城父前线,本就身体状况不佳的楚昭王突然染病。

令人揪心的是,楚昭王的病越来越重,军医已经明确对熊申等军中高级将领说了,靠一般的药石针灸已然无效了。

熊申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兄弟楚王对楚国付出了一切,在病入膏荒的情况下,仍然心系国家大事。

前去迎接孔子的军队是熊申从自己的亲卫军中挑选的,当时的情报显示,孔子正从陈蔡方向赴楚而来。

但孔子具体到了哪里,却不清楚,反正军队已经派出去了,只要蔡国人没有对孔子痛下杀手,那应该能顺利接到孔子。

熊申安慰了楚昭王几句,命医官、内侍好好服侍楚昭王休息。

令楚昭王和熊申没料到的是,此时的孔子,已然被困于陈蔡间的那个谷地,而且已经好多天了。

好多天了,孔子等人既进不得,又出不来,多番着弟子与盗贼理论,但秀才遇到兵都有礼说不清,更何况是有着明确目的的那些个盗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