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春秋一共记载了鲁国12位国君的历史 > 第127章 天子不满:这天下,到底是听你齐侯的,还是听天子的?(第2页)

第127章 天子不满:这天下,到底是听你齐侯的,还是听天子的?(第2页)

一切都听齐侯的。那好,寡人就要求大家统一思想,坚决支持太子姬郑!

为了统一这个思想,向天子周惠王大声喊出天下诸侯的共同心意,公元前655年夏,齐桓公召集鲁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赴首止开会。

会议邀请了当朝太子姬郑列席会议,齐桓公在会上安排了姬郑与列国诸侯见面,热情介绍了太子姬郑,明确向太子姬郑表示:太子,你就放心吧,列国诸侯都支持你。谁胆敢无礼王朝礼制欲废了你的储君之位,那寡人就废了谁!

齐桓公大张旗鼓干涉王室内部事务,这让周惠王愤怒了。

你齐侯也太过分了吧?这可是予一人的家事!天子家事,何时轮到你一个臣子来插手了?

周惠王也是有性格的一位天子,予一人就不相信了,列国诸侯,难道都不再听天子之令了?

周惠王的情报工作也是很到位的,他很快得知,现在,郑国对齐国的意见很大。

郑国对齐国有什么意见?去年齐桓公还因为郑国被楚国连续侵犯,大张旗鼓组织了八国联军讨伐楚国,按理郑国应该对齐国是感激的,怎么过了年就生出意见来了?

这个不真的不能批评郑国,说实在的,换作谁都可能会对齐国有意见的。因为郑国被齐国深深地刺痛了。

郑国被刺痛的地方,叫制邑,也就是虎牢。制邑是郑国最难割舍的情缘。想当年,郑桓公决定将郑国从镐京一带迁至中原,第一块立足之地,就是制邑。

而且,当时的郑国真的很难,制邑还是借自东虢国的。由于郑国后来在镐京之难中,郑桓公保卫大周王朝战死镐京,其子郑武公又第一时间率军参与驱逐犬戎,并保卫周平王东迁洛邑。郑国,为大周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正因为如此,周平王默许郑国灭了在大周王朝二王并立时期站错了队的东虢国,郑国这才真正占据了制邑。

制邑是郑国最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历史情结的重镇,到郑庄公时,郑庄公无论母亲武姜怎么逼迫,打死也不分封制邑给兄弟郑段,最后兄弟俩反目成仇,郑庄公隐忍了足足二十年之久,最后一举平定郑段之乱。

制邑,可谓是郑国的根。而现在,齐桓公一个命令,居然将郑国的制邑,封给了郑国的一位大夫!

齐桓公为何要这样做?八国联军伐楚班师时,陈国大夫辕涂涛忽悠了一把齐桓公,这正是郑国大夫申侯告的密。当时齐桓公大怒,命人逮捕了辕涂涛,再是连续发兵讨伐陈国,可见此事对齐桓公的刺激有多大。

盟主之威,岂容忽悠?

对申侯呢?盟主之恩,岂会迟到?齐桓公问申侯需要什么赏赐,这个申侯居然向齐桓公讨要了一个致命的赏:制邑。

此时的制邑,也被称为虎牢关,据说是因为天子周穆王曾经在制邑关过老虎,写史的人认为虎牢关听着有气势一点,就在史料把制邑称为虎牢了。

虎牢,到后来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里有一出精彩的战斗,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喜欢玩《三国志》游戏的朋友,估计也是很喜欢占领虎牢的,因为占领虎牢,东可向濮阳,西可达洛阳、长安,南可攻许昌,这都是富庶之地。虎牢,那是一统天下的重要战略要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