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宝钗洗白不放过什么意思 > 第49章 忠顺王合谋儒教,论储君歪瓜裂枣(第3页)

第49章 忠顺王合谋儒教,论储君歪瓜裂枣(第3页)

太让人赞叹了,京城中的皇上就这么窝囊?贾钰实在好奇,忍不住问道。

“公子虽然在这金陵生活过,但是对于盐政却没有接触过。盐政如今的样子是上千年发展过来的,并非现今的盐商、盐帮、盐枭、盐官、盐军等势力所创。

皇帝如果对于江南之地掌控力度强,则会多拿一些,若是中枢疲弱这盐利自然就少拿一些。

当今大乾王朝已将近百年,对于这江南的掌控越来越是不足够了,反倒是两江学子对于中枢的渗透再次不断增强起来。

我这么说吧,在皇族成为皇族之前,天下儒生能够攻击挟持些什么呢?哪里有什么祸害天下的大罪呢?

而如果皇族在位百年,这么长时间过去,皇族要承担的罪名有多少?天下政令皆以皇帝名义发布,所有天下的是非尽皆皇族承担。

天灾人祸都是皇帝的错,关我们这些当官的什么事情呢?更与儒教无干哪。

如今皇族最怕这些读书识字、编写史书的儒生,天下人读书识字是我们教导,天下史书是我们编写。皇帝强大又如何?他不会百年作古吗?到头来还是咱们儒家评说的对象。

于是儒教在任何天下大利中都有了分一杯羹的资格,除了开国一个二个皇帝,都要给儒教足够的尊重,否则他就等着遗臭万年一如始皇帝一般吧。

同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秦皇遗臭万年、汉武则是两千年英名,哪个皇帝不要掂量掂量?

儒教在盐利当中必然要分一杯羹,这是儒教应得的。”

好家伙,不愧是知府一级的大官,一番话讲得北静王和贾钰频频点头,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称赞他讲解清晰,讲得好。

“说得非常好,本公子非常满意。那么,我来问你,前任巡盐盐御史林如海是怎么回事?”贾钰称赞了这位王戎知府之后,问到了正题上,在一旁休息落座的黛玉则是紧张的竖起耳朵仔细听。

“我在这里当知府已经五年多了,我刚来的时候,正赶上那林如海死在了巡盐御史任上,从扬州回乡下葬。

这林家在两江地界也是名门望族,我虽出身杭州府,却对这林家早有耳闻。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位林如海大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如今我在这里做了五年知府,茶余饭后、青楼饭局却是听说了不少耳闻,真让人唏嘘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林家四代列侯,到了林如海这一代从科举出仕,本应该是家学渊源,却没想到他们家却是世代清贵不通俗务,这盐政哪里能这么治理?

怎么可能让百姓吃上便宜的官盐?疯了不成?百姓吃盐便宜了,达官贵人的钱从哪里出?盐商巨利怎么办?皇帝的内库怎么办?

从古至今,多少豪门大族都以这盐利为营生,你林如海疯了吧?这两江地界,有头有脸的有几个跟盐利没关系的?作死也不能这么个做法吧?

结果他去弄什么盐政就是民生的改革,弄得所有有头有脸的家族都恨之入骨,最后好了,甄家和贾家把好人做了,还把林家世代积累的家财、田产、房产都吞吃个干净,听说就连林如海的女儿都在你们贾府圈养着呢。

何必呢?何苦呢?那些泥腿子多吃点儿盐,少吃点儿盐,是吃海盐还是吃青盐,有什么关系?哎,可悲可叹啊,妻儿连同自己死的不明不白,女儿更被人带走不知怎么作贱。”

黛玉听到这里实在难压怒火,瞬间来到这王戎知府眼前,一巴掌抽过去。哪怕是黛玉怕打死这狗东西耽误宝玉和北静王的事情,收着九成九的力道,这王戎的半边脸也是立刻肿起来半寸的青紫色手印子,人也打得有些晕乎乎的。

这货的求生欲之顽强实在让人唏嘘,都打成这模样了,还能面带笑容点头哈腰的示好。

“这位仙子息怒,息怒,在下先认错、道歉,您请息怒,请息怒。”

“我就是林如海的女儿,你怎么说?”黛玉冷哼一声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