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宝钗劝说黛玉 > 第92章 瓜洲古渡怀介甫,林海漫步教学生(第2页)

第92章 瓜洲古渡怀介甫,林海漫步教学生(第2页)

林如海站在渡头,一阵的感叹。这林如海毕竟也是一位文人骚客,咏怀古迹、探访名山大川一直是他的夙愿。

贾钰则是看着这个堪称有些破烂的古渡,栈桥的木板都有些腐烂了,顺着渡口大路看去,茶馆、酒肆、客栈和各种商铺林立。

瓜州地方官吏级别太低,除了阿谀奉承也没有别的有用的事儿,赵吉负责通通都挡住,今日只是路过瓜州,顺路视察盐路转运情况,林如海不想有人打扰。

林如海带领众人走向瓜洲城,路上与小辈们分说瓜州。

“本朝在瓜洲设置了同知署、工部分司署、管河通判署。因地理位置处于要冲位置,筑有瓜洲城。

瓜洲城周长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九尺,高二丈一尺。城内大型建筑、私宅花园、庵庙、楼、亭、厅、堂等多达数十处。

京杭运河与大江交汇此处,为“南北扼要之地”,“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涉之人,往还络绎,必停泊于是,其为南北之利”。

瓜洲有着悠久历史,文人骚客在此留下许多墨痕印记。

宋代王安石曾作《泊船瓜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就在大江对面的镇江,二者隔江相望,钟山在金陵,沿大江水道相去不远。王安石此时被罢免相位,返回金陵故地在此停留作此诗。

介甫先生在北宋末年,国家疲弱之际,不惜自身力主变法,希冀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官绅商勾结早已深入骨髓,无从改变,只能聊尽绵薄之力,病逝金陵故地。

珠儿,宝玉,你们可知为何变法失败?”

贾珠听到老师突然考起学问来,就苦思冥想起来。

贾钰则是不说话,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宋史也是如此。《宋史》由元蒙朝廷宰相脱脱和阿图鲁先后主持编撰,然而这部《宋史》必然是元蒙人的视角。

史书上有几分真、几分假就不得而知,时隔几百年,史书之外民间传说流传下来的又能剩下几分真几分假?

瓜洲城距离古渡不远,不多时已在眼前,周长九里出头的古城并不算大,夕阳下矗立在那里。

一路上两边都是搭的棚子,船工、脚夫就在这简陋的棚子里露宿,真正进城的只有少数富贵人。

一路走来,贾珠似是有些明悟,却又抓不住这种感觉,此时看到这富贵与贫寒的强烈对比,他灵光一闪,说了出口。

“老师,国富民强则贵人偃息,国贫民弱则贵人昭彰,强国则强民却弱权贵,因为王安石与权贵利益不一致,而这国家朝廷说到底是权贵掌握的,所以王安石变法必败。”

贾珠此话一出,林如海就是一惊,好家伙,这孩子胆子真大,虽不全中,亦是不远矣。这贾政内兄是怎么培养孩子的,怎么都这样子?

这话当然要从贾钰说起,虽然两兄弟接触不是很多,但是

贾珠作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贾政又是一个根本不通儒术的蠢书生,他们都不清楚儒家传承真正的内涵,自然没有家国情怀那种先家后国的伟大情怀。

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自孔夫子以降,儒教儒生追求的儒生士子官绅的超然地位,追求的是踩在天下人头上,吸食民脂民膏,弱天下而强自家的伟大追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