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一个老儒生不知道发什么疯,找到了这名女子,一番家国大道理,还说你死,我陪你死,竟然不管不顾的当场撞死在这名女子面前,这女子本就精神紧张恐惧日日不减,此时受了刺激也自杀了。
太子知道之后,全无奈何,神志恍惚,更是以为这人是皇帝派来的,只剩下这个孩子才五岁。于是安排了不起眼的秦业收养这孩子,万望可以平安。
谁承想,精神恍惚之下,忽然有人来报,有人谋反,突袭皇宫,太子带人前去救援,却被反诬陷谋反,夺了太子之位,囚禁宗人府。
之后神京大乱,太子两个儿子纷纷莫名死去,却查不出根由。囚禁太子,各大将领勋贵已经在爆发的边缘,太子儿子接连死去,所有勋贵向皇帝请命,放太子出来,结果此时已经晚了。
废太子已经精神备受折磨煎熬,连人都认不大清楚,只有不到四十的年纪却看起来像是暮年老人一般。皇帝捶胸顿足也没了用处。
不得已让身体欠妥的四皇子成了新太子,四皇子干练,政务能力强悍,是太子都很信任倚重的同胞兄弟,虽然身体欠佳,但是四皇子的儿子也是深得皇帝也就是今太上赏识。
于是专心培养这名皇孙,没过几年太上禅让,四皇子登基,如今最大的危局是太上皇老迈身虚体弱,皇上也是身体欠安。
如今最大的危局是,忠顺王爷深得太上和皇上信任,甚至可能托孤给到忠顺王爷,而忠顺王爷却是一个野心家。如今他暗中勾结了王子腾,颇为危险。
此时皇孙也有十七岁,于是皇孙登基也就是今上。
今上崇信儒家,这也是太上看中今上的原因,因为儒家擅长稳定秩序,尊卑有序。然而太上却没想到这个皇孙却是崇信儒家过了头,怎样都拉不回来。
此时勋贵集团请示太上,要给太子遗孤安排个好亲事,宁国府正有长孙年龄合适,贾母也是出面请缨,一定照顾好这孩子,虽然身份见不得光,总要保了一世富贵安然。
故此有了贾蓉和贾珍的奇葩行径,贾珍对秦可卿恭敬到跪舔,贾蓉本就是个软蛋,更好男风,可卿不喜欢他,她也不敢来招惹。
然而这番操作后,不知怎的,当今太子得知了他大伯义忠亲王遗留私生孤女之事,竟然毫无爱惜怜悯之心。反而认为是英明神武的祖父和大伯的耻辱印记,这当年的皇家丑闻,决心要清洗干净了。
更是派了身边领班太监领着太子师李孝仁夜访宁国府,李孝仁辩才无碍,一番唇枪舌剑,竟然让秦可卿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应该活着,而是应该去找自己历尽羞辱的母亲去。于是当场在天香楼上吊自尽。
贾珍一下子就傻了眼,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上报四王,四王得知之后,气得发疯。请示太上,太上更是自责自己对不起长子,这最后的血脉竟然还是被皇家自己断绝了。
太上也是深深气愤自己这个九牛拉不回的固执孙子,就同意了来一场宏大葬礼,让自己那愚蠢的孙儿清醒清醒。于是就有了轰动神京的风光大葬。
皇上也是哀痛,却也没有办法,现今太子之位稳固,于是就封贾元春为贵妃以示歉意,安抚勋贵集团的怒火,以示平衡。
勋贵集团的怒火不仅仅来自这当年太子情分,更有对今上以文抑武的强烈反弹。问题更深远的是,今上还是以文抑武,太子则是更加的崇儒。
如此,太上、今上都是难受,太祖皇帝对皇家子弟都有告诫,可以用儒,不可信儒。儒生者最善狡诈作伪,然而治理天下却离不开儒门支持。因此皇家血脉绝不可信奉儒家,这是前朝大宋的血泪教训,断不可忘却。
到今上第五代皇帝,到太子是第六代储君,正是最危险的时候,太上和今上都是坚持文武平衡、分封贵族与儒门平衡之道,这个平衡万万不可打破。
贾钰作为经历了现代社会的人,比较轻易能够理解这大乾历代皇帝的思路,就是董事会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够制衡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要是没了制衡,就能把企业掏空,反正不是他的,有权不用过期作为。
但是企业要都是股东来管理,恐怕也是没个秩序乱了套。两者平衡就是大明王朝初年的尝试,当然也是失败告终。原因很多,贾钰却是才疏学浅,不甚明白。再一个也是史料太少,儒家讲究微言大义,把个历史篡改的面目全非,后人哪里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去?
开国和太上登基的功臣们,都是讲究义气情分,当年太子的封号就是“义忠”亲王,义更在忠之前。
就如同贾母这一代人讲究义,老一辈家奴是有恩情义气,哪怕家里小辈也是要尊重这些跟祖宗们一起走过来的人。乳母也是要尊重起来,这是恩义。
从开国的打江山兄弟到独尊皇权,从分封共享江山到皇权与士子治国,这个过渡可以说是每个朝代必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