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子,这书多少钱一套?”
“书,不要钱。”杨陌递给问话的文人一套书。
“真的?”其他的文人都惊奇地问。
杨陌严肃地说:“我从古书中探得真理,现在理当将其发扬光大。”
“为何要收钱?”
“可是我们在县学买的书都是很贵的啊,它不是一样传道授业的?”一个县学的庠生忍不住问。
“难道说这古书中的道理有问题?所以才不收钱?”
杨陌解释道:“若以道理论,这些书你们可买不起。”
“今日不收你们钱,仅是希望真正的道理不被掩藏。”
那庠生思索片刻,拱手道:“学生明白了。”
那庠生抱着一套书如至宝一般轻抚着离开。
卢封侯感叹道:“杨兄,你是真该收点钱的。”
“印这些书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的。”
杨陌摇摇头:“不能收钱。我现在只希望这些书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一马车的书片刻之间被在场的文人们分发完毕。
杨陌拍了拍手道:“各位,回去后可要好生研读,有疑问随时可以来河岔村找我。”
“我虽不才,书中的道理也已经琢磨透彻。”
杨陌是真的希望通过这些书点燃大宁的文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有了第一批人,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
当懂科学的人越来越多,大宁的生产力自然也会飞速发展。
胡县令见今日诗会得到了佳作,翁六一又极其满意,认为达到了他的初衷。
他当即宣布诗会结束,命人将诗会的过程完整记录,并写入洪山县志。
文人们抱着纪念品和书籍满意离去。
李菲菲凑上前来对杨陌福了一福:“杨公子。”
杨陌尴尬笑笑:“菲菲姑娘。”
陈小锦拉了拉杨陌的衣角:“相公,她就是那个花魁?”
李菲菲掩嘴轻笑:“杨夫人,我与杨公子清白着呢。”
“像我这种女子,杨公子可是看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