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来就嫌这瓶子太大了碍事,没想到才过去一周它又神奇的回来了。
——哦,还是爱,还是没舍得。
大大的转心瓶就继续在小小的陆家挤呀挤,可可怜怜。
想想它真品的待遇,真是同瓶不同命啊。
一米一三的快递纸盒,自然不可能仅仅装这点东西,就在陆宁双回忆过去期间,这些人则是去拆余下的“盲盒”去了。
嘶嘶嘶——
于是这屋里的眼镜蛇又多了好几条。
“又怎么了?”陆宁双问。
她已经十分熟练了。
转身过去,却见秦语姝也站在了那边,正看着最新拿出来的——一幅幅书画字帖。
秦语姝对古玩了解不深,顶多算是跟着参加过几场拍卖会,偶尔也在长辈家中见到拿出来展示,毕竟秦总风华正茂,还没到那个年纪呢。
可她的字确实切切实实、曾经有认真练过,毫无根基地自创一派显然仅在梦里,于是为了练好这手字,她年少时寻过各路大家的字形字体以便学习。
其中便有一些是真迹。
这次无须假手他人,秦语姝直接指着其中一幅——也正是她最喜欢的祁朝书法大家,后有顾羲之红泥印章的落款大作。
祁朝文风盛行,各路才子文豪,书法家层出不穷,透过历史的长河也看也都是熠熠璀璨,顾羲之能在如此一个人才辈出的璀璨朝代中脱颖而出,足见其之非凡。
秦语姝问:“这个呢?”
一回生,一回熟。
陆宁双的回复简洁有力:“假的,赝品。”
这正是顾大家最有名的三篇之一——《不求仙》。
真帖上的字遒美健秀,翩若游龙,落笔更有几分苍劲洒脱之意,渺然自仙林来。
造句遣词更是挥洒流畅,叫人相信,这世上真有凡人不羡仙。
秦语姝在内心细细比照了一番,这篇比之她唯一收藏的顾大家那篇遗落字卷。
虽说在行文字迹上稍有变化,但在一些细微习惯处却是如出
()一辙。
应当说,比她那篇更佳。
她彼时练字收录的仅是顾羲之的一篇早年之作,相较后面的三大篇要不出名许多。
而习字,无论是落笔还是自身意境都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不说越来越好,但到某个时间点会达到最高值,难免留下几篇经典极好之作。
秦语姝自然不会跟前面那几人一样“杠精”。
她虽然因为喜好,自身财力,外加一点因缘巧合,侥幸在年少时得了幅顾大家的真迹,也颇为喜爱。
却也仅仅止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