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还有何事要交代。”
张德兴疑惑道。
“不是的,我虽然不识字,但看先生答题,显然是个有才学的,我自己没什么好名字,因家中有口井,便被叫做王阿井,所以想请先生帮忙替我孩子取个名字,将来也好就学。”
张德兴没有拒绝,他想了片刻,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下公允二字,解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世子最重公允,今日在科场所见也是公允,我才疏学浅,匆忙间想不出多好的名字,若是小哥不介意,便唤作公允吧。”
“公允,王公允,好,这个名字好,代我家孩儿多谢先生赐名。”
王阿井喜得眉飞色舞。
张德兴当即告辞,走了不远,回头再看,那王阿井正蹲在地上,捡着树枝临摹公允二字。
‘向学之心,人皆有之。’
张德兴慨然长叹。
。。。。。。
渤海王府偏室,高澄将赵彦深招了过来:
“科考之后,彦深可随陈司马、杨长史、崔主薄三人批阅试卷。”
“仆谢世子信重。”
赵彦深感激道。
高澄打量着这个自幼家贫的文吏,突然问道:
“彦深可知道我为何重视这场科考?”
赵彦深沉思一番,答道:
“世子是要收揽人才。”
“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最重要的。”
高澄却摇头道:
“彦深再想想,想一想我为何偏偏要与你说这番话。”
赵彦深沉默许久,这才开口:
“世子是为了将来大兴文教。”
高澄闻言笑道:
“不错,这场考试就是要告诉世人,读书并非无用,以此号召更多人向学。”
他当然清楚这场仓促举办的考试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无妨,这只是一个信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