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岳飞的警告
张宪去找岳云,“云哥,要不你和大帅说说,咱俩带一支部队单独北伐,大帅率领主力班师还朝,你说怎么样?”
“怎么样?不怎么样!你觉得大帅会同意吗?”岳云没好气的瞪了张宪一眼,“你就会出馊主意。要说,你找父帅说去。”
“那咱俩偷偷的带兵北上去打金兵,不告诉大帅怎么样?”
“你想被我爹打死呀?咱俩要敢单独率兵北上,父帅肯定会亲帅大军前来追杀!你想和岳家军主力开战吗?”
得了,看样子岳云这边是走不通了!好孝顺的儿子,只可惜你孝顺错了人。活该年纪轻轻就被你爹给连累死!张宪很不厚道的腹诽着岳家父子。岳云这边走不通,张宪就想从其他将领那边入手。
将领当中资格最老,跟随岳飞时间最长,也最受岳元帅倚重的无疑就是牛皋和王贵了。张宪先去找了王贵。王贵和岳飞既是同乡、又是幼时的伙伴,可以说,在岳家军当中王贵就是岳飞的左右手。
结果,张宪找到王贵把事情一说,王贵的态度相当激烈。王统制说得明白:咱们都是岳家军的将领,都要听岳元帅的将令。元帅让怎么样咱们就怎么样。大主意元帅拿,你我只需遵命行事即可,其余不必多说!
得,这位就是个岳飞的死忠!张宪有心再劝两句,看王贵板着脸极为不快的样子,他也不敢再劝了。再劝怕王贵扭脸就去找岳飞报告。王贵这边行不通,张宪又去找牛皋。牛皋倒是挺赞成张宪的主意的。你想要率兵北伐?这是好事呀!不过咱可不能瞒着岳元帅。元帅要是同意了,我舍命陪君子也陪你走这一遭。
这说和没说不一个样嘛!难道说,我要一个人逃亡了吗?想一想,也许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张宪决定等等再说。他又不像历史上那个张宪一样是个死脑筋,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假装投降秦桧的嘛。反正他这条小命是绝对不能轻易给断送了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岳飞的奏折被那位拿金牌传命令的使臣杨大人送回了朝廷,岳飞就在朱仙镇按兵不动,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
那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从朱仙镇到临安,再从临安回朱仙镇,这一来一回就得多少天?皇帝拿到了岳飞的奏折不得拆开看看?不得开个御前会议,找秦桧、张俊、万俟卨、罗汝楫商量吧。
皇帝的回信没等来,岳飞倒是把张宪给叫去谈话了。张宪想要鼓动岳云、王贵、牛皋,私自领兵北伐,这种消息岳飞不可能不知道。岳家军当中出现这么大的不安定因素,岳飞肯定要亲自出面处理。
张宪正在和李华聊天,听说元帅召见不敢耽误,骑上马一路飞奔赶到帅府去面见岳飞。
一进大帅厅,他就感觉不对劲儿。上一回众将来开会的时候,大厅里的人看见张宪都是面带微笑的;这次一进来,所有人都沉着脸,一个个怒目凝眉,看着他的眼神明显不怀好意。
岳飞在帅案后面坐着正在看一本书,张宪抱拳行礼:“参见元帅,不知大帅找我来有什么事?”
岳飞抬头见是张宪,放下手里的书,“制法来了,坐。”岳飞用手指指旁边的板凳,张宪大咧咧的坐下了。岳飞看向张宪的眼神多出一丝异样。
“制法,我听说,你想率兵继续北伐?”岳飞也不转弯抹角,等张宪坐下之后,直接点出了主题。
“是呀。”岳飞能直来直去,张宪更不会藏着掖着了,“大帅,金兵入侵中原,我华夏百姓生灵涂炭。我等身为国家的军人,自当以拯救黎民于水火为己任。我们岳家军,已经连续打了这么多场胜仗,现在连汴梁城都是举手可得。如今形势这么好,咱们为什么要停止北伐?”
“制法,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你也说了,我们都是国家的军人,自应效忠朝廷、效忠吾皇陛下。陛下命令我部停止进攻,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身为臣下的,必须无条件遵从圣命。像你这样心生二志者,可不是为忠臣之道。”
最后一句话岳飞说的其实就有点儿重了。不是忠臣,那不就是奸臣了嘛。岳飞是警告张宪,你可别耍小聪明,走了歪道当了奸臣!要是那样,你可就和我这个忠臣走到对立面了。
岳飞本以为自己的劝告加警告已经相当严重了,没想到人家张宪根本就没当回事。什么叫忠臣?什么又叫奸臣?张宪根本就没有这个是非观,他也不在意到底是被人叫成忠臣还是奸臣,反正他自己好就行,别的他根本不在乎。
劝了几句,见张宪还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岳飞也就不再劝了。他这三军大帅事儿多了,不是闲着无聊把张宪叫过来吹牛皮的。
“制法,我不管你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串通大将妄图私自率兵离去那就是背叛,背叛我大宋军队、背叛大宋朝廷!念你过去立的功劳、以及这次是初犯,我就不处分你了。今后切勿再犯。”这也是岳飞对张宪太欣赏、太器重了,要换成其他人他早把人拿下了!
岳飞已经表明了态度,张宪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当面顶撞元帅。当着岳飞的面保证了今后一切行动听指挥之后,张宪正打算回自己的军营,岳飞又说了一句话:“制法,听说你用缴获的钱财补贴士卒。这种做法是好的,但却和军规相悖。今后还是要慎重一些。”
对用缴获的钱财补贴困难士兵一事,岳飞并没有往深里说。张宪也知道,岳飞处在这个位置就决定了他的是非观。反正岳飞是把话说到了,至于具体怎么做那就是张宪的事了。
岳家军收复了朱仙镇之后,朱仙镇附近的老百姓都高兴坏了。敲锣打鼓、放鞭炮、唱大戏庆祝。整猪、整羊的往岳家军军营里送。虽然还没有收复汴梁城,岳家军的官兵们就已经提前享受到了胜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