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养蚯蚓,几个母鸡被喂的又肥又壮,每天下蛋。
维风虽然被她糊弄过去,后面还是盯着她观察了很久,没发现异样,但看她的眼神还是不同了,只是徐希这一老实,就是大半年,他也就歇了。
年底,杀猪卖豚肉的效果也出来了,粪土做肥撒到了田里,农人们养的猪就不再吃粪土,改为吃猪草配杂粮。又经过阉割,长肉更快更肥硕,一年就出栏了。豚肉也没有往年那股浓重的腥臊膻味儿了。
尤其徐家村的猪,从抱猪崽开始,就喂猪草和杂粮,所有粪土都被珍惜的收存,沤成粪肥,今年不仅粮食收获了大丰收,连猪都臀肥膘壮。因为肉味儿好,又干净,出栏时间短肉质嫩,被士族贵人花高价抢购一空。
徐长做乡三老的第一年,整个乡里无不满意。
徐氏一族,却全部低调了起来。
徐希年节回家,对家里的策略表示了赞同。
“就是郡守一再追问哪个贤人指点我们,想要请到郡邑做上宾,言说可以推介到王上跟前。我推辞的次数多了,他有些不满。烧砖的事,还是先放着吧。”徐长生性谨慎,做了乡三老后,接触外面更多,人也更加谨慎了。
“烧砖并不难,有烧陶的,便能烧砖。”徐希是怕徐长不能服众,让他带乡里烧砖,不仅扬名服众,也能让这一片的农人多一个进项。她们家地多粮多,还常年省着吃,那些地少粮少的,哪一年都要饿死人。
“先放一放吧,等时机成熟了再做。”徐长还是不同意。
徐希只能点头,“祖父,若郡守再问,你就说是一游学隐士,琅琊子。曾在路上相遇,给过对方吃食,便不知去向。”
“琅琊子”徐长皱起脸,看着小孙女稚嫩的小脸,忍不住笑意,伸手摸摸她的小脑袋。
徐猛也对这个天才圣童的女儿有了真实感,笑道,“你还是太小了,我们这地就叫琅琊郡,你说的隐士叫琅琊子,那岂不是就在我们郡?到时候郡守找人,怎么办?”
徐希拧着眉头,“为什么不是隐士游历到琅琊郡,不愿意透漏真实姓名,随口杜撰一个名号?”
“那你以后可还要用琅琊子这个称号?”徐长问她。
徐希眨了眨眼,迟疑道,“可能要用。”
一家人都忍不住笑起来。知道徐希自小生的不凡,又被圣人收做弟子,常年在外学习,短短两年就聪慧的不似凡人,家里虽然抱着很大期望能家族崛起,但也对这个孩子有了不真实感。
现在发现她再聪慧,还是个小儿,考虑不如他们这些大人,瞬间的真实感上身。
徐母也消除心里的那一点不适应,一把抱住小女儿,“希想叫琅琊子,那就叫琅琊子。本来就是我们琅琊郡出去的人。若不是你们非要藏拙,就叫徐希子,人家一听就知道是我们徐家孩子。”
徐希被她抱住,抬头看她,忍不住笑。
徐长和徐猛经过一番考虑,最终保留了那一点私心,“就说是琅琊子吧。我会对郡守说,琅琊子不让透露,又觉得这名号像是随口捏造,不像真实名号,才不知道怎么说。”
全家意见统一,高高兴兴的关起门来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