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小人身后贴着只毛绒玩具熊,环抱着前面的它。
除此之外,沙盘上再无他物。
摆放沙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放松的过程。
在具象化意识与情绪的过程中,一些负担也会随动作放下,多数人都会不知不觉越摆越多。
但简昭阳的沙盘,就这三个东西而已。
十几分钟时间过去,他只在沙盘上留下这点线索。
“为什么这里会出现一只毛绒熊?”咨询师问。
简昭阳思考片刻,却久久没能回答。
他自己也想不出原因。
咨询师换了个句式,“它在你看来,是什么样的?”
这回,简昭阳能描述出来,“嗯,柔软。碰起来很舒服。”
咨询师听到了关键词,抿了抿唇。
毛绒熊的象征意义,是“触碰”。
有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在房间里摆放模拟母猴的物体,一个是喂奶的铁丝,一个是无功能的毛绒玩偶。
关在房间里的幼猴一开始会倾向亲近“铁丝妈妈”,可时间越长,幼猴除非饥饿,在“玩偶妈妈”怀里的时间则越久。
甚至当房间内出现蜘蛛等象征“恐怖”的威胁时,幼猴也只会向“玩偶妈妈”寻求安慰。
生灵需要触碰,那是皮肤作为器官的渴望。
在简昭阳的意识世界里,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们摆放的时间至少有十五分钟,你却只想放这三样东西吗?”咨询师又问。
听到提醒,简昭阳重新看向置物架,那里有百余件玩具。
他抬手,试图再从上面取下几个东西,填补这空空如也的世界。
给小人们一个房子?一匹马?一条富饶的街道?一座美丽的公园?
简昭阳的手指在架子上一排排划过,终究还是没有取下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