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幻想三国三转表 > 第135章 独孤彻搭桥牵线 魏文长大战南安(第1页)

第135章 独孤彻搭桥牵线 魏文长大战南安(第1页)

而令独孤彻“魂牵梦绕”的那个人,正是天水姜伯约。

按照史料记载,姜维公元202年出生于天水郡冀县。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是什么时候为的官,参军事的能力如何,《三国志》中再未提及。此时的姜维不过二十二三的年纪,可能没多少经验,其能力未必入得了诸葛亮的法眼。

但历史上姜维九伐中原,以弱势兵力,后勤能与邓艾、郭淮、陈泰、王经等打得互有胜负,就足以证明其拉拢的价值。

如今邓艾已经被贾诩、司马懿扒拉成铁杆了,至少目前打他的主意不现实。季汉的新生代很需要这等顶级将领,所以姜维是真不能再丢喽。

问题是,如何在不明说的前提下,让诸葛亮和姜维互相看对眼呢?

独孤彻唤来自己在汉中培养的细作,吩咐道:“今丞相欲取南安,尔等可速去天水,冀县探听情报,着重留意郡守麾下智囊将领,早做准备。”

细作得令而去,数日后,独孤彻又唤来心腹墨宵,撒了个谎道:“今细作言天水有中郎姓姜名维者,甚有才干,恐为吾掣肘也,尔等可为吾探明情况。”

随后,为引起诸葛亮的注意,独孤彻还经常装出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在诸葛亮眼前晃悠。

“博研何愁眉如此乎?”诸葛亮见独孤彻近日心事重重,关心问道。

独孤彻借机道:“唉,不满丞相,吾昔日战下辨之时,见魏军中陈泰、邓艾等皆青年俊杰。所忧者,盖北方之地多人杰也,吾等纵赢得当下,亦难免输去未来。”

诸葛亮闻之,心中直叹这独孤彻咋就和自己肚子里蛔虫一样,啥都想得到呢?遂道:“北地多学舍,鸿儒名家以育才,确非汉吴南方偏僻之地可比也。博研之虑甚是,今番北伐,如有贤才可收拢者,亮自会留意。”

一切搞完,独孤彻方才心满意足。

伯约啊伯约,该帮你铺的路是铺完了,后续的事儿,你可得给力啊。

……

汉军兜兜转转,总算是出了祁山,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南安也已近在眼前。

前部督魏延主动请缨道:“末将愿为先锋,为丞相取得此城。”

诸葛亮笑道:“以文长之能,取城自是无虞。只不知需人马几何?”

魏延道:“今郭淮远在西陲,凉州人马难以速聚,只消本部五千军,必陷南安助丞相军威。”

参军杨仪与魏延不睦,闻之,语气不善道:“探马回报,南安守将乃西凉韩德也,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汝不过区区五千人马,其托大与否?”

魏延怒道:“汝何以涨敌之气焰,灭己之威风乎?韩德芥藓之辈,惟汝无胆之人,方畏之耳。”

杨仪又欲唇齿相讥,却被诸葛亮瞪了回去。

待杨仪闭嘴后,诸葛亮谓魏延道:“威公(杨仪字威公)之言不无道理,此乃吾北伐首战也,勿令必胜,文长如何得之?”

诸葛亮虽然喜欢杨仪的才干与聪敏,但也挺头疼其急躁狭隘的性格。其为尚书时就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被调任郡守后也是到哪里都能惹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