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李自成 朱仙镇 > 第9章 大同书院和追赃助饷(第1页)

第9章 大同书院和追赃助饷(第1页)

禁止采集本站内容1899439!!!禁止采集本站内容1899439!!!禁止采集本站内容1899439!!!-->

看着朱慈烺一脸刚烈的模样,朱升暗自叹了口气。

在另一个时空,朱慈烺是在乱军中不知所踪,这个时空不知道又会落得什么下场?

“我知道你不甘心大明灭亡,我又何尝甘心啊?但人得认命,我大明灭亡已是事实无法改变!以后我会讲些算术,你带着两个弟弟一起来听吧,也好学些谋生的手段,若是有一日能获得自由,也可以有活下去的本领。”

为防露出破绽,朱升也不敢多劝,随意说了几句,便让朱慈烺带着两个兄弟离开了。

从这天开始,朱升每天开始给李双喜和朱慈烺兄弟讲课,教授算术和物理。朱慈烺从小受大儒教育,读过很多书,算术也有所涉猎,学的非常快。相比而言,李双喜就差了好多,实在是基础太差,字都没有认全。于是朱升便让朱慈烺教李双喜识字。

朱慈烺不太情愿,朱慈炯和朱慈焕兄弟倒是自告奋勇,主动表示要教李双喜。

每天上午的时候,朱升便会讲一节算术课,引入阿拉伯数字,从加减乘除讲起,再到解方程和几何知识,授课内容初中数学以下水平。下午的时候,则开讲物理,主要讲力学光学,太过超前的电学暂时不讲。晚上则用来编写教材,备课。

也许是自知人生无望,也许是日子太过无聊,朱慈烺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之中,很快便学通了小学数学,开始向初中几何难题发起进攻。而李双喜也不甘示弱,每天努力认字的同时,也努力的学习数学,只用了几天功夫,便成功掌握了乘除法。

闲暇之余,李双喜会带着朱慈炯和朱慈焕练武,以报答他们教字之情。朱慈烺则对武艺完全没有兴趣,每天都把自己埋在书中。

张诚刘安再次来访,避开他人和朱升禀告了大同会的近况,朱升震惊的发现大同会不仅没有解散,规模竟然比前些天扩大了一倍。

“顺贼控制的不严,这几天我们又趁夜攻入了几个太监的外宅,弄到了近万两银子和很多玉器宝石以及各种细软。暗地里用银子和粮食接济了不少百姓,目前又有五百多青壮加入了大同会。”张诚低声禀告道。

“会长放心,顺贼虽然喊着不纳粮,但他们自己也变不出粮食来,还不是要吃北京人的喝北京人的,十多万大军涌入,使得北京粮食更加短缺,目前市场上粮价又涨了三成,很多百姓已经彻底活不下去了,正是咱们大同会发展壮大的时机,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把会长从顺贼手中救出。”刘安说道。

朱升有些麻了,本以为这两个小子很听话,万没想到这么会搞事。

有心责骂,偏偏他们两个又是为了救自己,又不能把自己不是崇祯的真相告知他们。

“这样吧,你们从会中挑一些年轻精悍信得过的兄弟,进入宋王府。”朱升想了想,吩咐道。

“这样会不会引起顺贼警惕?”张诚惊道。

朱升摇了摇头:“顺主李自成气度还算恢弘,负责王府守卫的李双喜是其义子,已经拜我为师,我会建议李双喜把你们编入他的麾下,这样顺主不会起疑心。”

“这样好,兄弟们就守在会长身边,一旦有事便可迅速保护会长。”张诚喜道。

商议过后,张诚决定亲自带着一百五十个精锐会众进入王府,刘安则在外面控制其他会众并继续暗中发展大同会。朱升给他提的唯一要求是隐秘,不要告诉新会员作为会长的自己的身份。

朱升把事情告诉李双喜,听说是师父以前带着攻城的部下,李双喜果断的答应下来,表示愿意接纳这一百五十人。

李双喜军职是都尉,按例可以统领五百士兵,现在他手下也才三百余人,是可以补满五百人的。大顺初创,很多规矩还没有完全确立,将领们权力很大,自行招募一些手下很正常。

考虑到将来可能要逃出北京,张诚对会众进行了严格挑选,带进宋王府的多是一些没太多牵挂的年轻人。

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朱升沉思良久,决定扩大办学规模。

于是,在宋王府的西跨院,一间命名为“大同书院”的学校悄然成立。

书院分下院和上院,下院相当于识字班,主要用于扫盲,由朱慈炯和朱慈焕兄弟担任教员。朱慈炯和朱慈焕虽然只有十一二岁,却已经读了五六年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皆已学完,当个扫盲班教员绰绰有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