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聊几分钟,秦争鸣便催季荞回去,季荞刚往门口走了步,见有个中年男人朝这边走来,这俩人也看见她,问道:“请问秦老师住这吗?”
季荞打量来人几眼,人一高一矮,穿蓝色劳动布工服,貌普普通通,其中一人手里拎了个大麻袋,一人手里拎网兜,里面是烟酒点心。
季荞点,朝屋里喊:“师父,有人找你。”
大概是秦争鸣接待贸然来访的客人多了,坐在座椅上不动,只口中说:“让他们来。”
来人也在打量季荞,季荞能感觉出这人有很重的警惕心,知道她是秦争鸣的徒弟后,才放下戒心。
季荞把他们引屋,介绍说:“这位就是秦老师。”
人第一次来,大概是惊诧于屋内陈设的简陋寒酸,他们先是把带来的烟酒点心放在桌上,是一阵寒暄,说是经人介绍慕名来,有件老物件想给秦老师看看。
人的语气一直非常恭敬,秦争鸣大概听这套说辞听多遍了,只说:“嗯。”
其中一人很谨慎地站门口,大概是守别有其他人来,另外一人解开麻袋,麻袋里还套个蛇皮袋,再打开,里面是一件青铜鼎。
季荞一看见那件青铜鼎,双眼发亮,只是不知来人身份,才没过去细看。
现在季荞能很轻松地判断出青铜器品,品不管表面铜锈跟锈蚀情况如何,都能有一种穿越千年的难以形容的独特气质。
让她说底怎么分辨,很难说清楚,是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那人站,微微弓背,毕恭毕敬地说:“秦老师,能不能帮们复制一下这个。”
“不做。”秦争鸣只随意看了一眼,言简意赅。
对方并没放弃,动用钞能力,伸出根手指:“给秦老师这个数。”
季荞猜根手指的意一定不是千,是万。
秦争鸣摇。
对方开出三万的价格,四万,五万……
秦争鸣依旧气定神闲地摇:“你们
()还是走吧,不想做。”
可能对秦争鸣的作风有所耳闻,对面人互换了下眼色,没再坚持,其中一人说:“那好,秦老师下次有机会们再合作。”
人麻利地把青铜鼎依旧装入麻袋中,秦争鸣给了季荞一个眼色,季荞立刻把他们带来的烟酒塞空手的那人手上。
人态度依旧很恭敬,毕恭毕敬地告辞走人。
季荞热情地把他们送路口,说是送,其实是带他们走了好一段路,看他们离开这片平房区。
“师父,为什么不给他们复制?”返回来后季荞问。
像季荞这样没怎么接触过文物,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玻璃看几眼的人其实很想拿文物行复制,毕竟只拿数据复制会有偏差。
更何况这件文物器型完整品好,可能以后她接触的文物不是碎片就是各种缺损。
这是她很好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