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阳已经推着史铁森来到大街上,好多人,好热闹。
史铁森满面都是眼泪:“我从小学习成绩好,尤其是作文写得相当棒。妈妈说,我肯定能够成为一个大作家,只要努力就行。今天,我终于写出了自己想写的东西,但她已经不在了,她什么都不知道了。”
孙朝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她知道。”
二人进了附近的邮局,孙朝阳把稿子装进信封里,问:“投哪里,哪家期刊?”
史铁森摇头:“写了这部小说,我对母亲也有交代,投不投稿已经无所谓了。”
孙朝阳:“不,要投,而且还能发表。铁森,你会成为作家,不是普通的那种,而是伟大的作家。只要你写你自己,写最真实的自己,就这么写下去,你会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当代文学史。咱们开始吧,就现在。”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投去了《青年文学》。
《青年文学》是北京一家专门收短篇小说的老牌文学杂志,在文学界很有名气。之所以没有投到成都《青年作家》肖轻云那里,主要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史铁森这篇小说就是发表在青年文学上的,稿子应该符合他们的要求,成功率才高。而且,北京的刊物,对本地作者也多有关照。
当然,如果那边不用,孙朝阳才会考虑投成都去。
投稿信的联系地址是《今古传奇》编辑部。
史铁森有点不解,问怎么回事,孙朝阳将工资掏出来递给他,说了让他过去上班的事,道:“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上班,好歹有份收入。而且那里人多热闹,比你一个人呆家里好玩。如果你需要创作的时候,可是随时请假。怎么样,去不去。”
“去,肯定去。”史铁森一个人在家实在太寂寞,能够去上班,心中自然是欢喜的,面上竟露出笑容:“谢谢,谢谢。”
“空口说句谢谢顶什么用,请客啊,请我搓一顿吧。”
“要请的,要请的。”史铁森点头:“我身上有点脏,先回家洗脸刷牙,换身衣裳。”
“回什么家呀,前面那家涉外宾馆有咖啡屋,咱们去喝下午茶。”
史铁森以为喝咖啡花不了几个钱,但一坐下看到送上来的高级点心,才感觉到不妙。咖啡喝完,刚领的那点工资全花光不说,还贴进去一块钱。残障人士本没有收入,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他又急又气:“朝阳,咳,你怎么又整我。你自己已经那么有钱,还剥削穷人。”
孙朝阳搂住他的脖子:“穷人吗,你心态不对。铁森,我预感你的小说很快就会发表,接下来会是漫长的创作高峰期,你会赚很多钞票的,从现在开始,你要改变心态,把自己当有钱人。该吃吃,该喝喝。至于我,我虽然也赚不少,可我上有五十岁的父母,下有十五岁的妹妹。将来还有买车买房,结婚生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反正以后咱们出门吃饭,都得你买单。”
史铁森很郁闷,这孙朝阳还是大作家呢,老是欺负自己。喂喂,我可是个残疾人啊,你还有没有人性?
而且,此人开口闭口就是钱,俗得铜臭冲天,俗得坦坦荡荡。但和他在一起,却是快乐的。或许,这就是友谊吧,人需要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