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自然不敢隐瞒,简单说明一下情况,朱元璋点了点头。
明君贤臣之论,自古以来就有,他也想看看,自家这孙儿能有什么想法。
殿内,朱允炆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在暗处观察,依旧侃侃而谈:
“……垂拱而天下治。所谓明君,首重德行!昔者尧舜禹汤,教化天下,德被万方,天下归心。
为君者,坐拥天下,必须先克制自身欲望,勤政爱民,不可骄奢淫逸,不可胡作非为,如此才能治理天下。
其次,正如黄师方才所说,亲贤臣远小人!天下事多且杂,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绝无法成功,因此必须要和臣子共同分担。
选贤用能,治理天下,方是正道!
而所谓贤臣,须得德才兼备,方可用之。
能为百姓做事,能替君上分忧,能解万民之苦,如此才能称得上是贤臣。
明君治世,需用贤臣;贤臣辅政,需靠明君。二者相辅相成,方可让国家长治久安!
至于那奸臣佞臣,自当排除在朝堂之外!”
“好!”
黄子澄抚掌大笑,“殿下年虽十五,但已经有如此见解,叫人敬佩。
为君者德被万方,为臣者德才兼备,如此君臣相合,必定能使国家富强,长治久安。
如何养德?必须读圣人教诲,明先贤道理,养浩然正气,体天地民心……”
殿外,朱元璋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只是看向刘三吾,问道:“你觉得允炆说的怎么样?”
刘三吾回答:“臣以为殿下所说,虽有些空泛,但大体无虞。”
“治大国若……”
朱元璋刚要说话,殿内朱允熥似乎是心有灵犀,站起来道:“治大国若烹小鲜,黄师和二哥这般说法看似有理,实则空泛至极。”
朱允熥一开口,直接打断了黄子澄夸夸其谈,他面色微微变化,看向朱允熥,忍着怒意,问道:
“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