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备弹琴台的倭寇的防御工事,被不要命的打法,接连攻破。
李舜臣的朝鲜义军,根本不在乎自身的伤亡,疯狂的扑了上去,把能用到的一切武器和力量都用上,杀死这些侵犯家园的倭寇,悍不畏死的军队,势如破竹的干掉了倭寇滩头的防御阵地,并且向着纵深扑去。
老子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百姓一旦不畏惧死亡,那么就无法用死亡让他们畏惧了,没能完成复仇的朝鲜义军,恐怕活着比死了还要难受。
或者说,他们早就死了,是仇恨支配着他们身躯,复仇就是他们活着的唯一目标。
要想佯攻可以奏效,就必须把佯攻打出主攻的气势。
李舜臣做到了,佯攻变成了主攻,麻贵、麻锦两位来自宣府大同的军将,带领步营和炮营开始过江,为朝鲜义军压阵。
当大明的火炮摆在了鸡鸣山和大林山脚下的时候,忠州再想支援已经来不及。
忠州也无法支援,因为自顾不暇。
狐假虎威也好,狗仗人势也罢,有了大明步营、炮兵压阵的情况下,朝鲜军的士气再次拔高,倭寇在忠州城外防线,只用了三个时辰,就全线崩溃。
而忠州城脆弱的城墙,根本挡不住大明军的火炮轰击,摇摇欲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鸡鸣山脚下,大明的九斤火炮已经开始火力倾泻,山城的入口,已经在密集的火炮覆盖下,被彻底炸毁。
守备赵吉扣上的兜鍪,他的身后,是三百三十人,三十个队,这是陷阵营,所有陷阵营军兵都是选锋锐卒,冲锋在前,伤亡率最高,赏钱最多,装备最为豪奢。
陷阵营就一个目标,上山。
将山道两侧所有据点拔除,为后续重步兵入城做准备,同时攻入天守阁,彻底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
每个步营都有陷阵营,选锋先登的遴选极为苛刻。
首先得穿得起甲胄,陷阵铁浑甲是标准的五尺七寸甲,就是身高要五尺七寸(190cm)才能穿得上这样的甲胄。
身高在五尺七寸以下,连参加遴选的资格都没有。
体重是两百斤,全身甲需要体力,五十三斤的全甲,没有足够的体力,连活动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战斗了。
而身高体重,这两项就能把很多京营锐卒涮下去,选锋先登,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对于大明京营而言,他们不必考虑身后事,即便是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战死沙场后获得的抚恤金,比当一辈子的京营锐卒还要多。
军兵们都不傻,他们核算过了,陛下给的抚恤金、额外的学堂、可以世袭三代的待遇,林林总总折成银子能有两千五百银,甚至更多,因为讲武学堂的优先录取,那是银子买不到的特权。
而一个京营锐卒,哪怕是从娘胎里开始当兵,干七十年,林林总总收获,大约就只有两千一百银左右。
其实军兵们有的时候觉得,陛下真的不用给那么多,能给全饷,真的足够让人卖命了。
“咔嗒。”
赵吉扣上了兜鍪,他掏出了一枚很小的团龙旗贴在了铁浑甲上,这个团龙旗标只有三寸大小,朱红色,看起来极其沉稳。
三寸团龙旗贴,是陛下发下的,目的是鼓舞,只有在死战的情况下,才会拿出来贴在身上,代表着为大明而战,大明绝不会忘记你的功绩。
三寸团龙旗贴,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没有团龙旗贴的一律是敌人,无论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