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来说:“只差三天,小金猪就会自己乖乖上岸。让你横插这么一杠子,吓跑了小金猪,我这一年的心血算是白搭了!唉!看来这一趟我是白来了!”
白来,这名字真不吉利。白来一趟,空手来,空手走,多丧气。
白来走了之后,没过几天,又来个宋忠,同样操着一口南方腔调,也是为鳖宝而来。
跟白来不同的是,宋忠不是空着手来的,而是带着家当来的。
一船丝绸,上品货,卖给南丝行,准能换个好价钱。
可是船到三岔河口之时,宋忠让使船的把船停下,探身给河水相起了面。
他影影绰绰看见河底有一样东西闪闪绽光华,像是……像是一口宝剑。
没错,当年大禹爷治水时,为了克制妖龙,在水下插了一把分水剑!
宋忠动了心思,他要憋走这把上古神器。
然而,要想拿走分水剑,非得借助法器不可。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法器有如此法力呢?
那便是一只竹篮。
没错,油乎乎的竹篮,脏兮兮的竹篮,祖孙三代一直用着的竹篮。
竹篮的主人,是个小老头儿,姓焦,一年四季仗着走街串巷卖煎饼为生,打他爷爷那辈儿起,卖煎饼就用这个竹篮。
宋忠火眼金睛,一眼看出这篮子不是俗物。当即买下老焦头篮子里面的全部煎饼,然后顺手喂了狗。
接着,宋忠拿出一把银洋,要买老焦头的篮子。
老焦头打出娘胎也没见过这么阔气的主儿,一个破篮子能换这么多银洋,他乐不得马上换。
但是,宋忠有个条件,要想拿走银洋,就要帮他的忙。
老焦头当即点头,这不叫事,只管擎好就是。
当晚四更时分,宋忠带着老焦头来到三岔河口,递给老焦头三支纸扎的小旗儿:红、黑、黄。
他叮嘱说:“待会儿我把你卖给我的篮子点着了扔河里去,我呢,则划船跟着篮子走,你呢,只管看准了我的手势,我伸出一根手指头,指向哪边,你就把红旗扔过去;我伸出两根手指头,指向哪边,你就扔黑旗过去;我伸出三根手指头,指向哪边,你就把黄旗扔过去。记住了吗?”
“记住了。放心吧,我记性可好了!”
“你要坏了我的好事,你可一个铜子儿也拿不到。”
“放心吧!一准儿把您给的差事办妥当了。”
得到老焦头的保证后,宋忠点着了篮子。
甭说,油浸的篮子,点火就着,还格外旺。
宋忠将着火的篮子扔在水面上,河水立即分开两路,一路清水,一路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