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两个字他咬的极重,一听就是别有深意,就神昭大帝这不爱学习的态度,他们这对师生能和睦的起来才怪了,不成天吵架就算不错了。
哦,不对,按神昭大帝的性情来说,怕是吵都不想吵。
【但要是说,柳尚只凭教授神昭大帝文才这一方面
呢,他当然也不能够入传世阁,当然也要有实打实的成绩做出来。】
【前头说了柳尚有才,特别是在写文著经方面,才能尤其突出。但按他那个前期古板后期暴躁的性子,要让他做个什么有实权的大官儿,那显然不合适。】
【什么样的人,那就干什么样的活儿。】
古古摇头晃脑,嘿嘿一笑,好似在说相声。
【诶,神昭大帝显然就很懂这一点儿了,不会做官,但柳尚肯定懂读书啊。于是,就直接安排柳尚编著天下大典,重整百家学说,剔除没有用的杂学,梳理天下文学典藉!】
“轰——”
一个惊雷落下,掀起轩然大波。
此刻不知有多少人如被巨浪打翻离水的鱼一样,悚然起立,左右翻腾,还有的人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光幕,生怕漏听了某一个字。
【知识点来了啊家人们,考试绝对要考的!都给我记住了。】
【天下大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二十六门学说于大成的类书。全篇一共八百纲,可分二千六百卷,每卷又可分一百小卷,集法、农、儒、道、工、商等各家学说于一体,囊括了上万藏书纲列,基本大宸神昭年间之前所有书籍都能在上面找到名字。】
【如果找不到书名,那大概率是被剔除了,不配编入大典,属于歪门邪道的杂书。】
【这项在古代十分艰巨的任务,却真的被以柳尚和元鸿二人为主导,集其余两百零九位学士之力,呕心沥血,耗时十八年正式完成!并且,后续还在不断增添新书纲目。】
【在此,我不禁为先辈的智慧欢呼,下面请看这详细的两百零九位学士之名,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
古古神情严肃,眼神里也满是认真和崇拜。
接着,光幕上出现一幅长长的卷轴封页图片,页面上记载了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人名和他们的籍贯。
光幕下,无数人的眼睛都在快速浏览着,试图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姓名。有看到自己名字在上面的人顿时露出激动的神色,而没找到自己之名的人也难掩失落和心酸的神情。
“是我?是我吗?!我真的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
“快看!冯竞!他竟然也在上面!!”
“唉,真是叫人羡慕啊……为何史书上无我之名啊……”
有看到熟悉之人姓名的人忍不住惊呼,但也有人沮丧的不行。
这一刻,大宸各处都热闹起来,议论纷纷,悲欢不一。
“老夫是不是耳朵出毛病了?!”
“柳尚干了什么??”
京都的学宫当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衣襟被茶水打湿,可他却顾不上管,只急着追问身边的中年文士。
而包括他在内,学宫之中的所有文人学士此刻俱是张大了嘴巴,满脸震惊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