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的天庆观坐落于一片皑皑白雪中,若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可见雪势之大,积雪之深。
他不由道:“平安哥哥,若从这里步行上去,大概要走多久才能到天庆观?”
平安斟酌道:“少说要一个时辰……”
说着,他更是迟疑道:“八少爷,您不会想走上去吧?”
苏辙含笑不语,看向苏轼道:“六哥,你想试一试吗?”
苏轼点头道:“当然想了。”
说着,他更是昂首阔步道:“八郎,走!”
平安惊呆了。
他知道两位小少爷胆子大,却没想到两位小少爷胆子这样大,忙道:“六少爷,八少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不管他怎么劝,苏辙与苏轼都心意不改,他没法子,只能陪着他们两个一起往上走。
积雪没过了苏辙的小腿,每一步比他想象中难多了。
但他向来是个擅长苦中作乐的性子,眼瞅着苏轼脸上笑意渐渐淡了下去,就道:“……六哥,反正如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来背书吧?”
“上次你抄的《周礼》你可还记得吗?我们就来背这个吧?”
如今走到一半,苏轼已经后悔了,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一听这话,小脸更是一垮:“八郎,换别的书背不行吗?”
苏辙伸出一根手指头,正色道:“一包糖霜玉蜂儿,你答不答应?”
苏轼面上顿时转阴为晴,连连点头:“我答应!”
“我答应!”
很快,寂静无人的山道上就传来了他们俩个朗朗的背书声。
人一旦有了事情做,就觉得时间过的极快。
原本预计一个时辰的路,苏辙与苏轼走了足足两个时辰。
他们俩人到天庆观门口时,不仅不觉得冷,甚至浑身发热。
门口的小道士看到他们兄弟俩
人,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看错了:“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从前书院中不是没遇上过这等情况,无一学童归来。
苏辙笑着道:“既然道长定下明日开学,我们自然今日要回来的。”
话毕,他就与苏轼一起朝张易简道长院子方向走去。
他们刚走进院子,就听见里头传来说话声。
俩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