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苏辙休沐时是心思不定坐在书桌前。
史宛端着切好的瓜果走进来时,瞧见他微微愣神,直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样子?”
“你怎么来了?”苏辙笑看着她,道:“你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史宛将瓜果放于桌上,道:“不是我走路没声音,而是你想事情太认真。”
“怎么,你还在为六哥担心吗?”
苏辙点了点头。
算算日子,苏轼已十来日没有写信回来了。
这放在寻常兄弟之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自从有了信鸽之后,他们兄弟差不多三两日就会给对方写上一封信。
就算有时忙起来没空写信,也会提前说一声的,而不会像如今这样突然没了音信。
史宛知道他们兄弟之间感情很好,劝道:“你别想太多,六哥在凤翔府两年多,又有陈、希亮陈大人看重他,不会有事的。”
苏辙幽幽道:“但愿如此吧。”
如今他只寄希望于信鸽半路出了事儿,而非苏
轼遇难。
又过了大半个月,苏辙一直没有收到信。
?本作者阿洙洙提醒您《北宋捞兄日常》节?完整章节
他已托王巩打听起来,看看凤翔府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如今已至夏日,本就天气炎热,苏辙又是心情烦闷,胃口也跟着差了起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消瘦了些。
便是史宛变着法子吩咐小厨房给他做吃食,也于事无补。
这日深夜,苏辙正在书房看书,元宝却匆匆进来道:“少爷,王巩王大人来了。”
苏辙下意识起身,匆匆往外走去。
他知道,王巩之所以此时前来,大概是与苏轼一事有关系。
待他瞧见王巩时,王巩的脸色比这黑压压的夜色好看不到哪儿去,低声道:“走,进去说话。”
一到书房,王巩就将一封信递给了苏辙,沉声道:“你猜的没错,子瞻的确是遇上了事儿,这事儿非同小可。”
“先前子瞻官居签判时负责木材的运输,这些木材都是运往汴京,用于皇宫的修缮,可有人却在这些木材中发现了一条断爪龙,上面还写‘大宋将亡,官家无子’,这有几分像子瞻的字迹。”
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的苏辙听闻这话是眼前一黑,强撑着道:“你继续说下去,我撑得住。”
王巩又道:“我猜这件事就是冲着子瞻而去的。”
“按照规矩,这等事事发之后不宜对外宣扬,却也要命凤翔知府陈、希亮陈大人负责的,可如今负责这事的却是凤翔知州,那知州好像是濮安懿王一派的人。”
“那知州收到密函后,就带人彻查,在子瞻家中虽未搜出什么证据来,却有人能证明子瞻醉酒时曾大放厥词,说官家无子,大概最后是巨鹿郡公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