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角落的老槐树上的小鸟已经开始歌唱,叽叽喳喳叫着。
她坐在小石凳上,读课文念英语,慢慢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变得流畅起来。
时隔十几年,前几天上课的时候没怎么能跟上老师的节奏,随着她卯足劲儿复习,记忆里的知识点慢慢一点点重现脑海,这两天总算顺手一些。
早读后,粥也煮好了。
早餐一碗白粥,一个鸡蛋加一小碟萝卜干,清爽又营养。
自小在南方长大的肖颖喜欢熬稀饭或白粥,因为吃米粥能养胃,吃着也舒服。
眼看快七点了,她收拾了餐具,背着书包匆匆出门。
老城区的人多半早起,路上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肖颖就读的信息学院是中等学校,惠城前年开办的重点中等院校,创立的专业也非常新颖,比如她现在所读的“通讯”专业。
学校的宿舍大楼只有一栋,另一栋正在施工中,目前不够住。
校方想办法租下学校附近的一些民宅,暂时让学生们住着。民宅里头还有其他住户,学生人数多,进进出出很不方便。
肖颖的爸妈觉得不怎么安全,故此让她寄宿在姑姑家,毕竟是自家人的地方,终究比较妥当些。
不住校的话,每天上下学很费时间,还得自己承担车费。
幸好惠城两年前已经开始有公交车,尽管只有三条路线。
其中一条绕过新城区,碰巧经过校门口,另一条的终点站则在学院大门口的马路对面,所以坐公共汽车上下学非常方便。
校方考虑到学校缺宿舍楼,同意本地的学生不住校,并退回学费中的住宿费一百二十块。
肖淡名将这一百二十块都给了女儿,又添了三十块,让她平常上下学都坐公交车。
之前住姑姑家,得走十几分钟才能到站点,上车后坐三个大站到校门口,一站两毛钱,每天来回得一块二。
住老宅这边反而更方便,走出巷口来到大街上,等上一会儿就能有公交车。
这边不用等站停车,招手即停,坐两个大站,直到终点站下车就行,补上中间那段一毛钱,来回还能省下两毛钱。
肖颖的爸妈都是钢铁厂的老员工,工资待遇不错,单位还给分房配自行车,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肖爸爸的书法水平高,写的正楷字跟书本上的一模一样端正。他常给厂里或街道办事处写宣传栏,十天半月都能有额外收入,故此肖颖打小不缺钱。
以前的她花钱没什么概念,可现在她变了,一分一毛都要仔细掰着用,这样才能将日子过得更好。
肖颖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看到公交车缓缓行驶过来,赶忙招手。
很快地,司机停下车。
她快步跳上车,灵巧避开人群,晃晃悠悠来到公车的最后方,寻了一个没人的角落站着。
街边成排的白杨树后,钻出来一个健硕高大的身影。
袁博靠在树干上,剑眉不自觉皱起,看着公交车徐徐往前开,消失在街道的末端,才缓慢挪回视线。
原来她是这样上下学的。
有一回他在路边卸货,听到氮肥厂厂长的儿子——陈少爷正在街边小吃摊上跟林大宝打听“小颖最喜欢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