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自由市场设立,果然吸引众多邻国商人及百姓前来交易,市场繁华异常。
洛阳官员在市场中巧布人手,既进行贸易,亦暗中宣扬洛阳的治理之道和文化之美。
市场之外,洛阳的官员们亦不辞劳苦,深入各地,提供技术支持与经济援助。
他们或帮助改良农具,提升农业产量。
或引进新技术,增进工艺水平。
洛阳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而李儒常与道荣共商,乃提出进一步之策。
李儒曰:“主公,洛阳之威名已振,周边小国多有依赖之情。然若欲其不仅止于依赖,而是心悦诚服,归附于我,宜再深化文化交流,使之心服口服。”
道荣问道:“尔具何计,可使其自愿归附?”
李儒对答曰:“可增设学宫,延请各国子弟来洛阳求学。在此过程中,向其灌输我洛阳之治国理念与文化,使其成为推广我文化的使者,归国后自然为我洛阳说好话,久而久之,其国上下亦会被我文化所感化。”
道荣闻之,认为此策甚妙,立命有司着手实行。
不久,洛阳增设了数所学宫,提供各类文墨武艺教育,吸引了诸多邻国贵族子弟前来求学。
洛阳教育之博大精深,令这些外来学子甚为钦佩,久留不愿归国,纷纷传颂洛阳之盛。
此外,李儒又建议:“商路为国之脉络,不可不谨慎。
可扩展现有商路,建立更多贸易站,确保商路畅通,此亦是维系各国关系之要。”
道荣批准此议,随即投入大量资源,扩建商路,设立贸易站。
确保从洛阳出发的商队能安全抵达各地,也使得周边国家的商品能顺畅进入洛阳市场。
道荣则通过连续策略布局。
但他亦知,此种平稳之势须小心维持,不可因小失大。
以备不时之需。
道荣见周边,内心颇为欣慰,然犹未骄纵,常思国事,夜不能寐。
李儒见之,常以策略相助,谋求更稳固之局。
一日,道荣与李儒再议国是,道荣曰:“李儒,洛阳已初步显其威望,周边小国多已心服,然如何进一步确保其不变之心,久而久之,自愿为我效力?”
李儒奏曰:“主公,诸小国虽归心,惟心难预其变。若欲长久稳固,应深化彼此之经济文化联系,使之利益与我洛阳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道荣颔首,询问具体之策。李儒细述其策略。
……
道荣听罢,感其言之有理,遂命下诏,速行此策。
然而,道荣亦知,单靠外部策略并不能长久,故内政亦须同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