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股海生涯顾欣然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调研问题(第1页)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调研问题(第1页)

看着胡浩康那期待的眼神。林修然心中暗自叹了口气,略微整理了一些话语之后,开口道:“你说的对,确实很多专业投资者会去机构调研,会去跟基金经理进行一些询问。

但是在详细了解之前,你首先要清楚的知道这些人去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他们为什么要去调研?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去调研呢?原因很简单,他们要让自己投出的资金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或者说要尽可能的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要知道,股票市场是波动的,市场本身是不可控的,将资金交出去,交给基金经理进行管理,这件事情更是不可控的。

别人管理的怎么样,别人过去的业绩能否定义到未来,在未来不确定的行情中,对方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些东西都是不确定的。

为了能提高投出去的资金的可控程度,这些专业的投资者选择了调研,这些专业的投资者想要知道他们所投资的基金经理更擅长于投资什么样的方面,更擅长对于投资什么样的行业,那这个基金经理对未来的市场是有什么样的判断?

这个基金经理未来一阶段打算如何操作他们这一笔资金进行投资?他们想要大概的知道未来什么样的行情会在他们基金经理的优势中,什么样的行情在他们经经理的劣势中。

如果出现了优势行情,那他们的基金经理呢?在这样的行情中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出现了劣势行情,那么他们的基金经理就不会在这样的行情中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以及他们所选定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一阶段会是什么样的行情?明确了这些之后,一切就可控得多,至少不至于什么都不清楚。

这就是调研大致的目的,那么具体是如何调研的呢?具体又会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进行调研呢?现在市场中主动管理型的产品一般会分成两种,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调研的方式提问的问题,自然也是不太一样。

对于这两类产品,你应该也听说过,这两类分别被称为主观类和量化类。所谓主观的产品,是人为依靠人工进行判断,得出的判断和结论。之后根据判断和结论进行买卖的产品。

而所谓量化类的产品,则是根据事先由人工写好的程序,由电脑、计算机通过机器进行判断,量化类的产品由机器判断,之后由机器进行买卖下单的相关操作。

人只负责编写程序。一旦当程序编写好了之后,无论是买卖还是分析人都不进行任何的干预,针对量化类的产品和针对主观类的产品调研,询问的问题自然是不一样的,询问的重点自然也是有所区别的。

咱们先说量化类:量化类产品的重点在于程序本身是否靠谱,以及程序的更新迭代问题,所以询问的重点自然会在这一方面。

一般来说,针对量化类的产品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产品使用的程序在过去几年的市场中表现如何?在过去几年的市场中,程序表现效果的稳定性如何?

是否会出现个别年份很好,但是一些年份不好的情况?如果在不同年份、不同的市场行情中,程市的表现有所差异,那么城市的差异会到什么程度?好的时候会到什么程度,坏的时候会到什么程度?

是否统计过在什么样的市场行情中程序会跑一点,什么样的市场行情中长期会不好一点?是否考虑过针对对应的问题进行优化程序?

程序多长时间优化一次?核心程序人员的待遇怎么样?员工的稳定程度怎么样?近几年员工的离职情况如何?再就是看一下。量化都表现的不是很好的时间点,这家公司的量化产品表现的怎么样?

业内有很多量化产品,这家公司的产品优势在哪里?其实如果能看到量化产品的量化程序的源代码,那自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但是这种核心的技术、核心的内容,一般的公司是不会告知的,所以只能通过各种问题进行旁敲侧击的了解。

针对量化产品的问题,毕竟很多东西依靠的是计算机和程序,所以问的问题会相对少一点,而主观方式运作的产品问的问题则会相对多一点。

比如说针对主观类型的产品,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咱们产品的运作思路是什么样的?基金经理是以趋势为主还是以价值投资为主?基金经理会有什么偏好的行业吗?

在过去的5年中,我们看到的某一年产品的业绩相对同行是比较好的,看到了某一段时间产品的业绩相对市场和同行表现是比较差的,那请问表现好好在哪里?表现差差在哪里?

您这边有没有分析过好的原因和差的原因呢?在过去的5年中,咱们这边应该也是经历了很多市场的起伏,应该也是发现了很多缺陷和不足,应该也是不断的在做优化。

那你们能不能说出一个在过去的5年中,你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优化和解决的过程呢?无论是趋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都有各自的优劣,咱们这边对于所对应投资方式的劣势是如何处理的?

是直接放任不管,认为某一种投资方式都应该有它的劣势,还是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缩减劣势呢?

之前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看到咱们这边的产品风险收益也非常好,每承担一份风险就会获得更大的收益,那么请问咱们的风控管理是如何做的呢?

请问基金经理,咱们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是如何看的呢?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咱们的投资方式相比于其他的投资方式是更占优势呢,还是更占劣势?

方便介绍一下咱们投资理念吗?从您专业的角度来说,您觉得咱们的投资理念在市场中是如何赚到钱的呢?咱们同时持有的股票数量是多少呢?公司有多少研究员呢?

研究员的数量是不是少了一点?这些研究员能够支持咱们同时深度研究这些数量的股票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