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赵大厨胖乎乎的身影出现在了荔枝树那里,背着满满一背篓做菜的工具,大汗淋漓。
他歇了一会,把吃杀猪饭支起的两个临时大灶收拾出来,又去三叔家搬来两口大锅架上。
今天陆续有人来帮忙,要准备几桌饭菜。
那时候就是这样,农村做席面,周边的人家只要不是有矛盾的,都会来帮忙。
主家也会去各家各户借东西,每家的桌子板凳,锅盆碗盏都会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打上标记,这是一抹特殊的乡愁。
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准备东西,欢声笑语能传两座山,满是人情味和烟火气。
不像现在,有啥事找到一条龙的,几台移动餐车把做席需要的东西和工人都带了过来。
主家只负责给钱,其他的,就剩下招呼提前过来的宾客打牌玩耍了。
那几个带轮子的铁架子带来了美味和方便,也带走了一方乡土最纯真的情感。
不多时,大姐一家到了,姐夫挑着两个大箩筐,各装着一坛50斤重的酒,也是汗流浃背。
下午,几个男的去砍竹子,搭棚子,没两个小时,一个密封的花胶布棚子就做好了。
唐老爹大气的说,这几卷花胶布谁家有事都可以来拿去用,也是惹得大家纷纷夸阔气。
这时候的花胶布还很贵,要8毛钱一米,唐建军买的几捆加起来有上百米了。
大家吃过晚饭,各自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赵大厨带着另一名炫耀雪茄的厨子来了,不一会秦奋斗一家,王忠勇一家,三叔家,隔壁王老幺家,苟家和其他的村民陆续也到了。
今天的事比较多,唐建军开的菜单硬得硌牙。
除了准备九大碗,以蒸菜为主,包括龙眼肉、粉蒸排骨、蒸肘子、夹沙肉、梅菜扣肉、蒸整鸡、墩子、糯米饭、食汇九个蒸菜。
热菜还有糖醋鱼,红烧蹄筋,鱼香肉丝,回锅肉,蒜焖肚条,清炖羊肉,两个炒蔬菜。
汤菜有石斛老鸭汤,水煮老南瓜(食汇也是冒汤的菜)
凉菜有酱牛肉,红油猪耳朵,油炸花生,油爆虾片。
还有一个6寸的生日蛋糕(这是唐建军的创新,那时候在赤城还没兴起。)和一盘水果。
算下来桌子上要摆25个盘碟。
相当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