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记录者的密码怎么查 > 第104章 难得市长成知已 书记修成养鱼人(第1页)

第104章 难得市长成知已 书记修成养鱼人(第1页)

1

”吕市长,今天难得见到你发这么大的火。都是一些知识分子,真是应了那句话了,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今天你这一发火,我看大家也都蔫了。要不你真的要是和他们理论起来,还真的说不过他们。理论上条条是道,真做起来,什么都不是。这些人有的我也了解一下,不管你做什么,他们总能找出反对的理由来。要么为什么和他们同期的一些同志,早就走上了领导岗位,可现在好,他们这些什么也不做的,整天写些什么论文,到哪个单位参加个研讨会,今天拿个奖,明天拿个稿费。要是真让他们干点什么事来,干啥啥不行。这不,今天你这一顿发火,我看啊,明天咱们也别等什么意见书了。赶紧让规划部门把最终方案确定下来,事就这么定了。老吕,你放心,这个事情,我绝对站在你一边,支持你。”英东副市长送走了专家们之后,赶紧来到了吕市长的办公室。

“才吕啊,今天也多亏了有你在,打这个圆场。要不人家都说你,即有人缘,又有能力。我来申城之后,有你在,我省了不少心啊。这些知识份子,也别怪和他们急,什么事情,就知道看眼前。刚才我说的也没错吧。过去那么多错误,他们怎么不说话,不发言,不提意见。这是看我新上任,在申城没有底子,欺负我这个外来户啊。”吕市长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吕市长,您可别这么说。谁不知道您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到了我们这委屈您了。要说关系,咱们省里的不说,就是京城捅春了天的官,您也够得着啊。还是别和他们一般见识了。这些年,抱着书本,脑袋发呆发木了。回过头来,我通知一下专家库,有些不合格的,心不和我们在一起的,以后不别参加会评审了,该回哪去回哪去。“英东副市长很认真的说道。

要说这吕市长,确实是有相当的社会关系的。单纯从他个人家庭角度来说,并不优越。考上清华之后,本来是安排到了大型企业工作。文革之后,被调任钢城南部地区的海安县,当县长。说来在他当县长的时候,海安县来了一个神秘的人。职务是省委副书记兼海安县委书记。

说起这位副书记,人们并不完全了解他的背景。他的父亲是老革命,在中共建党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副书记解放后,长大了和很多领导干部子女一样,被送到哈尔滨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一路南下,在申城市委宣传部任过部长,再后来调到省里,任副书记。再后来,不知道是省里不重用,还是上面有意下派锻炼,结果就兼任了海安县县委书记。

这位省委副书记到了海安县后,吕市长,当时的吕县长,全力配合新来的书记,短时间内把海安县方方面面管理得非常出色,很快成为省里最发达的县,后来又升为最富有的地级市海安市。

经济上去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可是受省里派别影响,却一直被留任在海安县,丝毫没有调回省里征用的意思。

这一来二去的,惊动了北京最高层。明确下了调令,这么好的人材,你们不用,我们用。正好赶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发展时期,国家新成立了改革委员会,直接调任这位副书记回京,任部长。这个时候,省里一些领导才反应过来,什么叫做真正的有实力,什么叫做真正的有背景。

吕县长在海安县出色的工作,也给这位新部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来也想把他调到京城,后来一考虑到组织关系和影响,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是向组织推荐,调到了省直机关工作。要是当初,这位副书记的推荐,就是一纸空文,现在有了雄厚的背景,组织部门自然办起这事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英东啊,有件事情,我还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景区路的规划基本上有了头绪。将来这个地方得成立一个开发区,这人员的事情,咱们商量商量。二环路任务艰巨,涉及动迁量大,资金来源和资金调动上,都要考虑。这个事情是非你莫属了。建委、财产、城建,这三个口,都是你的老熟人,好调动,政策上可以放宽一些。明里暗里,挪用其它委办局的资金,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们共同协调。可观盘山,我打算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开发区。你看看这人员方面,你有什么想法。”吕市长思索一下,看着英东副市长说道。

“这吕市长来申城三个月,虽说看起来作风硬朗粗犷,可这做起事来,也是滴水不透。这样一说,即用二环路把我手脚拴牢了,给他卖着力气的干活。又把观山路这个骨头给了我,干好了,他市长的功劳少不了。干不好,他再来收拾这个摊子,又有了功绩。要说这现有的人员还真不好选。要是提拔新人,我这个常务副市长,虽说有推荐权,可是怎么数也轮不到我啊。”英东副市长脑子里打着算盘。

转眼间,英东副市长就决定了想法。

“吕市长,这件事情,我看是不是征求一下市委徐书记的意见。顺便也把咱们的想法和徐书记汇报一下。特别是在观棋山开发区的问题上,征得徐书记的意见。正好,你来三个月了,也该正式向书记汇报一下工作了。省得总说我们是南北院,南院不管北院的事,北院不服南院的领导。”英东副市长说这个话的时候,小心的观察着吕市长的眼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理说,成立开发区这样的大事,还有人选的事情,必须得向市委汇报,人员的问题上,更得征求书记的意见。可是,多年来,申城市委在城南,政府在城北,南北虽然只有不到二公里,由于多年的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两院领导不能说不和,可工作上来往甚少,以至于人们把它们划成了南北院之分。

英东副市长这么说,一是把推荐开发区领导的责任推了出去。二来,是想试探一下,新市长和书记之间的关系,好为自己在二人之间如何处理相互的位置,留下空间。

“英东啊,这成立开发区的事情,本来就是我们政府的工作。这件事情,你看有必要向徐书记汇报吧。还有这人选的问题,咱们看看区长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选拔培养干部,是我们市委、政府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职责。再说了,我也是市委的副书记嘛,这个权力我还是有的。”吕市长思索了一下说道。

英东副市长听了这话,心里暗自有些欢喜。知道有了市长这层权力,以后政府这边做起事来,自己也就少了很多约束。省得动不动就被书记找去谈话。要说这城建的事情,财政的事情,哪有省心的。书记叫去了,官帽子一压,虽说满肚子是理,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徐书记在任多年,官场上下,很有影响。自己在政府这些工作上,还可以说是手拿把掐。可是,论起官道上来说,那可是小巫见大巫,道行差得远。

心里这么想,可嘴上还是说道:

“吕市长,要说这政府的工作,这上上下下的挑不出理来。可毕竟这开发区的事儿大,加上推荐人选的事儿,也该和徐书记打个招呼。当初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了可以透透书记的口风。这阵子二环路和观棋山规划路,听说有不少人去和书记吹风,说咱们胆子太大冒进,容易犯错误。不去汇报,今后有的咬耳根子,咱们理节上差点事。当初了,就是不和他们打招呼,我们照样把工程搞起来。”

“嗯,那好吧。一会我亲自给徐书记打个电话,明天上午八点半,我去市委大院,向书记汇报。对了,你要是有时间一起去吧!”吕市长说道。

“市长,我就不去了。你们两个人说话方便。我要是去了,就没有你们交流感情的份儿了,有些事情啊,还是情场大于官场。就是在屋里吵起来,也只有你们两个人。多了个第三人,这场面就圆不过来了。毕竟,这么多年,南北两院的隔阂就没有消除过。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可是财政大权握在咱们这边。南院不给政策,我们北院掐住他财政的脖子。这种关系,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官场上就这样,没办法。再说了,上边也愿意看着我们两面不和,要不谁没事还能托关系,走后门的。”英东副市长笑笑说道。

2

申城市委大院位于政府大院南侧不到二公里。

进入大院,大院一座四层黄色建筑,占据了整个大院南部。从办公大楼正面进入,上楼二层是一个大礼堂。书记的办公室在三楼。

书记办公室里外间,外间是一个小型会议室,更确切的说是会客室。靠墙两侧面对面,分别摆放着三个布制的沙发,中间是两张长条的茶几。

这个时候的办公条件,比七、八十年代,萧萧经常出入的市委大院,条件并没有太多的改善。仍然是那简单、纯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